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30节(1 / 4)

加入书签

不会是斥候没打听清楚,这是刘备手下的赵云吧?不对,赵云现在应该还在公孙瓒手下,绝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的阵营中。可那又会是谁呢?

虽然为了保持速度,孙策率领的步卒并没有全力奔跑,但双方还是很快接触,杀在一起。孙策没有时间去猜这姓赵的将领是不是赵云,就算是赵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挺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对面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真次意义上的亲临战阵,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他又不能露出任何一点破绽,要不然他身边的将士会更加紧张。

将是一军之胆,这一战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错。

从接受老爹的命令,和韩当、黄忠、黄盖一起率部迎战,孙策就开始在心里打腹稿,在脑子里预演该如何战斗。方案并不复杂。夏侯渊急行三百多里而来,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围住他,这一战的胜负就定了,区别只在于能抓住多少俘虏,能不能干掉夏侯渊。

以骑兵袭扰,以优势兵力围困对方的前锋,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对方,扩大双方的兵力优势,这是孙策拟定的作战计划。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击溃三千人不如吃掉一千人,首战如果能获得斩首一千的战绩,就算夏侯渊跑了,他这一战也称得上开门红。

在这个计划中,黄忠的任务最重,他不仅要迅速切断夏侯渊的中军和前锋的联系,将他们分割开来,还要挡住接下来的夹击。面对这种情况,夏侯渊和前锋将领必然会全力攻击,企图重新集结在一起。两千人面对三千人的夹击,任务很艰巨,孙策不知道黄忠能不能完成任务。

但是不如此,孙策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前锋,更难在短时间内吃掉前锋这一千人。

设想很完美,但一开始就啃上了硬骨头。

战典韦

战事已经展开,眼前的情况有点乱。孙策即使坐在马背上也看不清对面的形势,战旗和将士们已经搅在了一起,战鼓声响成一片,他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敌人的,哪儿是自己的。他知道应该看战旗,可是战场上无数战旗纷杂混乱,他看得眼花,根本分辩不清楚。他也知道战鼓声有区别,可是此时此刻,他一点也分辨不出来。

他忽然想起一个笑话:直升机停在那儿的时候,谁都能分清三片螺旋桨和四片螺旋桨的飞机,可是当直升机飞行的时候,你还能看清是三片螺旋桨还是四片螺旋桨吗?

临阵指挥和纸上谈兵果然是两回事。不管在脑子里想得多完美,上了战场也未必能保持清醒。怪不得老爹坚持给他六千精锐,还让经验丰富的黄盖和他一起出战。这是担心他临阵紧张,让黄盖给他押阵啊。

有个名将老爹真好。孙策一边感慨着,一边睁大眼睛,尽可能保持冷静。

“校尉,黄校尉已经截断敌军。”一个亲卫大声喊道,话音未落,另一个亲卫也大声喊道:“校尉,黄校尉已经围住了敌军前锋。”

“哪个黄校尉?”孙策有点懵,恼怒的大声喝道。

“呃……”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连忙说道:“校尉,黄忠截断敌军,黄盖包抄前军前锋。”

孙策翻了个白眼,暗自惭愧。这都是自己的安排,怎么一急就忘了呢。

“校尉,敌军向我们杀过来了。”林风突然叫了一声,手中长刀指向远处。孙策顺着他的方向一看,定了定神,这才发现那个绣着“赵”字的将旗正在向自己靠近。

“我靠,不会是赵云要提前上演长坂坡七进七出,拿我当靶子吧?”孙策心里一紧,立刻从北斗枫手中接过长戟,厉声喝道:“准备战斗。”同时睁大了眼睛,仔细搜寻对方的阵地。如果真是赵云的话,应该比较醒目才对,白马银枪将嘛。哦,对了,白马银枪是演义上编的,真正的赵云未必骑白马。不过,他至少应该骑马吧,赵云又不是步战的将领。

孙策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深呼吸,准备作战,浑不知手上用力过度,戟柄被捏得吱吱作响。

北斗枫大声应喏,举起长刀,带着数十名义从向前挤去。林风则向孙策靠了过来,睁大了眼睛,注意着周围的一切,生怕哪儿冒出一枝冷箭来,要了孙策的性命。遇到了强悍的对手,亲卫营既要发挥敢死队的精神,稳住局面,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主将的安全。

喊杀声越来越近,孙策想找的白袍将一直没找到,却看到一个又高又壮的汉子舞着一对铁戟,狂呼杀进,看起来一点章法也没有,只是乱抡,可是他面前的士卒却没人能挡得住他,就像麦杆一样一排接着一排倒了下去。那汉子杀得性起,一边向前冲锋,一边嘶声大吼,也不知道他喊些什么鬼。

林风听了片刻,突然变了脸色。“校尉,那汉子在向将军叫阵。”

孙策没听到,他看着那个挥舞一对大戟,像蛮牛一样的汉子,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我了个大去,哪是什么赵云,这是典韦啊。

早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孙策就知道三国时代没什么高深的武功,也没什么古武拳法,说到底,武功好不好一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