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10节(2 / 4)

加入书签

。攻蔡洲根本就是冒险,且不说蔡洲难攻,就算攻下来了,你也不能劫掠。蔡家是襄阳实力最强的世家,你抢了他们,将来谁还敢和我们合作?伯符,我们不是流匪,取襄阳是要占据襄阳,扩充实力,而不是抢了就走。得罪了世家,对我们有弊无利。你听我一句劝吧。要不这样在,我们派人请示叔父,请他定夺,如何?”

孙策心中无明火起。不能说孙辅的担心没有道理,但是他直斥黄忠别有用心,这就有点过了。黄忠刚刚向自己效忠,就算孙辅有这个怀疑,也应该私下里提醒他,不应该当面斥责黄忠。再者,他已经说了,现在只讨论怎么攻的问题,不讨论攻不攻,他再三搬出老爹孙坚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很想当面斥责孙辅,但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你们先休息,我再想一想。”孙策站起身。“汉升,你陪我走走。”

黄忠迈步跟了上去。孙策离开大营,走到沔水边,看着黑沉沉的江水,沉默不语。

说实在的,他心里也有些没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而且是计划之外的战斗。如果失败了,不仅会影响接应程普、韩当,还会给孙坚留下不好的印象。老爹对我不够霸气已经表示遗憾了,如果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孙坚会不会更失望,以后不让我带兵了?

就算孙坚没想法,自己也过不了这个坎啊。堂堂小霸王被自己穿成了一个只会打嘴炮的样子货,这得多没面子。

“汉升,这里没有外人,说说你的理由。”

黄忠心中一暖。孙策不仅直呼他的字,而且没有受孙辅的影响,怀疑他的用意,这是对他的莫大信任。

“将军,若是说该不该攻蔡洲,我赞成孙都尉的意见。攻蔡洲,与蔡家结仇,对以后控制荆州不利。可若是讨论怎么攻,这反而是个机会。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将军不会这么做,将军才能出奇制胜。只要能迅速突入庄园,除了蔡家子弟,没几个部曲会拼命的。”

孙策眼珠一转,听懂了黄忠的意思。黄忠是南阳郡的贼曹吏,而庄园里的部曲有一部分是依附的佃农,他们以种地为主,战力有限;有一部分是游手好闲的游侠儿,他们战力较强,但他们战斗是为钱,一旦败局已定,基本不会顽抗到底。要说对这些人的了解,黄忠显然是最有经验的,孙辅不可能比他清楚。

何况我还有黄忠。老了还能阵斩夏侯渊,现在正当壮年,攻破一个蔡洲应该不成问题吧?

“那你再说说,为什么襄阳的援军要一个时辰才能到?”

遇袭

黄忠笑了。“将军,蔡瑁虽然深受刘表信任,但他手中无兵,襄阳的兵权控制在刘表和蒯越的手中,派兵支援蔡洲需要刘表和蒯越的同意。刘表是书生,最后做决定的是蒯越。蔡洲是蔡瑁的产业,与蒯越没有关系,蒯越首先要考虑的是会不会有诈,城外会不会有埋伏,等他搞清楚这一切,再派出人马赶到蔡洲,一个时辰都算是快的。”

孙策恍然大悟。对啊,蒯越和蔡瑁虽然都是刘表器重的人,但他们未必是一条心。真要是一条心,刘表反而危险了。蔡家实力强,那刘表自然要偏向蒯家一点,将兵权交给蒯越而不是蔡瑁才符合帝王术中的制衡原则。

这些都是细节,藏在水面之下,除非这种不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否则史书上一般不会记载。刘表治荆州近二十年,蔡瑁和蒯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表现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

“汉升,愿意先登吗?”

“将军……真要取蔡洲,与蔡家为敌?”

“我不取蔡洲,蔡家现在也是我的敌人。”孙策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至于你担心的世家会怎么看我,嘿嘿,我从来没有在乎这一点。王睿、张咨已经被家父杀了,无法复生,我就算对他们再客气,他们也不会把我当回事。既然如此,不如放开手脚,杀上几个立立威。”

孙策嘿嘿一笑。“你刚才也说了,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夺了蔡洲能让蔡瑁和蒯越翻脸,我觉得还是值的。”

“如果他们不翻脸呢?”

“那我下一次就抢蒯家。”孙策手一挥。“干掉这几个实力最强的,那些小门小户才有机会出头嘛。我这是促进阶层流通,善莫大焉。”

黄忠无语,却又觉得孙策说得有理。蔡家、蒯家反正已经是刘表一党,不可能支持孙策,干掉蔡家、蒯家,给南郡豪强换换血,未尝不是一个好事。他拱手领命。

“敢不从命。”

下定了决心,孙策轻松了不少,沿着江边向前缓行。到这个时空,他最不适应的就是睡得早。照明条件有限,为了省灯油钱,很多人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天亮才起,他这样的夜猫子非常不适应这种作息规律,现在心里有事,就更睡不着了。

黄忠挎着弓,按着刀,亦步亦趋。见孙策离水太近,他连忙提醒道:“将军,这样做很危险。沔水虽然宽阔,但这里的水不深,也不急,完全可以泅水而过。如果对方的斥候发现你落单,可能会潜到洲上,暗箭伤人,甚至想俘虏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