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节(2 / 3)

加入书签

个月例休两天,刮面洗头看看家里人团圆才是。”

扶桑痛快答应着,她什么也不差,就差工钱。

拎着那么大一块猪肉,她觉得自己学的不是洋文,是赚钱的门路。

小荣把她米攒起来了,“下个月你再考试,到时候凑十斤,拿家里去,教你家里爸爸也看看,儿子出息了。”

扶桑累的黑眼圈占了半边脸,不是给老师熬的,是给宋旸谷折腾的,天天夜里写不完的作业。

动不动还给他挤兑,写的不好那能上棍子直接抽,扶桑现在手掌心还是火辣辣的,她进院子就把手插水缸里面去了,里面养着小金鱼儿,肥嘟嘟的。

小荣拉她手看,“这也太狠了些。”

这手就没有好看的时候,天暖了好容易没冻疮了,也不青一块紫一块儿的,偏偏给棍子打成这样。

扶桑也气的不行,可是求着人家补课,“这样学得快,确实不会记错了,严师出高徒,我谢谢他了!”

--------------------

太有福气

瞧着日头, 又快到了毒月,她趴在水缸旁边儿看了好一会儿鱼,里面一捧莲叶团团, 荣师傅也彻底松气儿了。

喊着孩子们都进来, 早些年身边徒弟子孙众多, 现如今也不过两个徒弟在身边伺候了。

这院儿在城东,小小巧巧的一座, 寻常模样,扶桑立在小荣后边儿,俩人都垂手立在跟前。

荣师傅看看这个, 又看看那个,都是好孩子, “我原本想着闭眼再给你们的,只是世事无常,我是死过一回的人了, 一些东西藏着掖着,怕是要带进棺材里面去了, 不如尽早交待了。”

“这次去山西, 也不全然是为了公事儿,祖上早年留财,还有一处金窟。”他缓缓拿出来个金锭子, 放在桌子上,这比一般的都要大。

早年经商走沙俄, 沙匪凶悍,避开了莎匪进了国界内还有土匪, 一路惊险万千, 押韵的镖师也死了一批又一批, 总归是无法。

最后逼得人就地铸造,把所得的金银制作千斤,融成一个,宁愿耗费人力运输,也不肯教别人拿走一分一毫。

因此他们有自己的铸造工艺,这些金锭子一个就有二十两之巨,小荣跟扶桑两个人你挤兑我,我挤兑你的,都觉得发达了。

“既如此,您又何必入宫去了。”小荣觉得不如拿来打点,不至于入宫。

他还不知道有些事儿,钱是办不了的,多少都填补不够。

荣师傅记得那是清平十八年,朝廷两次禁烟,“江苏总督主战英法,没想到沙俄趁机侵占□□土地,英法俄三家野心昭然,南下驻兵乌苏里,又在西北伊犁重新划界,朝廷便由江苏总督陈兵一战。”

扶桑知道,那一仗打的很勇,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清平六年起,就没有打过一场教人痛快的仗了。

“朝廷力量薄弱,运往西北的军粮向来由山西商人操办,跋涉万里瀚海黄沙,我父亲便筹资买粮,亲自押运粮草。只是没想到,路上遇到悍匪,五十万担军粮沙俄劫持,延误军机,罪当刮!”

“他无颜对朝廷,也无颜对家乡,便在羁押去京的路上去了,我母亲听到消息,也投寰自去了。原先金窟银窟里面存银数以万计,是我荣家世代累计。我父亲为支持国战,开库垫资买粮,没想到五十万担军粮竟然资敌。”

后沙俄侵占我百万国土,朝廷战败求和,后史定义为丧权辱国开端。自此后,列强闻血而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北失外蒙古,南割港城。

这都是上世纪的事情了,说老久远,荣师傅近五十年未曾回去,只找到了剩下的这一处金窟,大概也是留的最后一手了。

晋人经商不易,从来是小心谨慎而吃苦耐劳,信誉卓越,荣师傅早就看淡金银,这一处原本用不上了,他从出晋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去。

可是之前山西一行,他去找又挖出来了,从中只取一锭,其余全部就地在元盛德融了,换成银票,已经有心思要做寓公了,之前无牵无挂,现如今有挂着的人了。

桌子上这一锭上面有名有号儿,得传下去,他只肯给扶桑,“你收起来,不枉费我教你一场,好给后辈儿知晓,我祁县荣家祖上荣光。”

剩余银票,他全锁起来,满满当当的压在盒子里面,“分放两份儿,等我百年以后,你俩一人一份儿,其余的所有东西你俩商量着一样平分,只东厢房里面两口大箱子,是我多年私存珍玩,留给扶桑吧,得传下去。”

“你们一个伺候我多年,也是我一手养大的,比别人家亲儿子还要孝顺。一个我就充大,姑且当我的儿子吧,在我入棺后给我捧棍儿摔盆,逢年过节压坟头纸。你们可有意见?”

其实归根到底,偏着扶桑了。

小荣这个师兄当的是真好,看着扶桑,“你小我几岁,先前说过,以后也要给我养老送终的,到时候我自然跟着你过日子,我那一份儿也给你,就是不知道说话算数不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