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1 / 3)

加入书签

方青莳又问:“咱们村子东西长多少啊?”

杨金福至心灵的看着方青莳,顿时精神头儿都好了不少,如数家珍的说道:“东头到西头九十八丈,南北二十丈多点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有个菜园子啥的,养个鸡鸭鹅狗的也方便。”

方青莳在旁边算了算,说:“杨爷爷,跟大伙儿商量一下,按照一户人家划分住的地方成不?我有我的私心,我想要在村子里置办一块地方,盖一溜儿屋子。”

“同意!”有人都不等杨金问,立刻喊了一嗓子,大家立刻表态都同意。

方青莳笑了:“大家抬举方家,方家肯定也不占便宜,你们看看我这么划分的话,大家愿不愿意。”

大家没人反对。

方青莳扬声说:“官府衙门那边是百姓人家的宅子一户占地长六丈宽五丈,咱们寻常百姓不能在这地方被人家找麻烦,超过了的话衙门会收钱。”

众人点头,这事儿大家都清楚。

“姜叔来说,您是行家,帮大家伙儿算一算按照这个尺寸,大家盖屋能盖多大的菜合适。”方青莳叫来了姜木匠。

姜木匠挠了挠头,勾勾画画了片刻才说:“盖屋得看主家想要盖多大的,百姓建宅得看自己家人口,一间屋长九尺九寸,宽八尺八寸,咱们寻常百姓家里不准超过六丈的宅子但纵深可有余头,两侧厢房各两间,南北菜园子和养一些小牲畜的地方都足足的,正房居中两侧都能开后门,正房靠一侧的话,还能盖一个小耳房哩。”

“谁家盖的起这样的宅子哟。”百姓都摇头,别说受灾了,就是没受灾的时候,村子里多数都是茅草屋,茅草屋有啥讲究的?能遮风挡雨就知足了。

方青莳问姜木匠:“姜叔,咱们庄子啥格局最好?”

“人少,两排房子一条路最合适了。”姜木匠说。

方青莳算了算:“这样咱们还余下来不少地方呢,难道要给官府交回去吗?”

“这会儿衙门顾不上来,回头怕是要拿回去了,咱们房屋都被大水冲没了,早前的房契衙门里有册子,可惜这几年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姜木匠说。

杨金接过去话:“不给!咱们村子里的后生们长大了得娶媳妇,娶媳妇儿房屋不够住得有地方盖房子,衙门想要也得是无主之物,有主了,就算是空地,他也拿不走!”

“杨爷爷,如果我出钱买下来行不行?”方青莳问。

杨金愣住了,转而哈哈大笑起来:“傻孩子,咱们住的地方是朝廷给的,不要钱,空地的话,那也是村子里的宅地,不要钱,别人给钱咱们村子里的人都不卖,阿莳要用就用呗,你是咱们自己的孩子。”

方青莳赶紧说:“杨爷爷,我不是要给衙门送钱,而是跟咱们村子里的乡邻买。”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不吭声了。

方青莳说:“姜叔刚才说了,两排房子一条街最合适,街宽一丈五尺足够用,房屋两排十丈,这才用了十二丈足够了,咱们村子有二十丈多一点儿,余下还够一排房和一条街,两条街的排水渠都够用。”

众人都点头。

“再说东西划分,既然官府衙门规定是一户人家六丈宅地,咱们村子里不论家里人口多少都按照这样算,两户人家中间六尺滴水檐,一排十二户的话,两边都留滴水檐七丈地足够,咱们八十一丈还可以在中间留一条一丈宽路和排水渠,如此是不是就不怕再有水灾了?”方青莳说。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众人的心窝都被戳了一下,再仔细琢磨方青莳的话,谁还坐得住?都站起来了,七嘴八舌开始议论起来。

杨金激动的一阵剧烈的咳嗽,杨满囤赶紧给爹拍打后背,这口气上来,杨金大声说:“对!多余的房基地就给咱们村子里的后生们留着,阿莳啊,你这法子真是太好了!快说说,你家想要选什么地方,要多大的地方用?大家伙儿没有不同意的!”

花钱走干道

这二十三户人家里除了方家外,还有花二娘一户的地方。

方青莳想了想说:“大家如此分完了,第三排的宅地我也不占用,靠村子西边余下的想要都拿下来,多占的地方,我给大家补偿,行不行?”

“不行!”杨金一口回绝:“送了!我代替大家伙儿做主,送给你们家了。”

“对!我们巴不得你们一家子赶紧回来,不说别的,进山采药可是家里救命的进项呢。”有人附和。

村子里的人本就疼这三个孩子,如今虽说方家兄妹几个出息了,可没忘恩负义。要不是方静安回来给大家伙儿治病。要不是方青莳和方青荷姐妹俩带着村子里的人采药,就眼前这年头,咋活?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寻常百姓说不出那么多好听的话,但事儿上一点儿不差。

同样,方青莳也不想占大家的便宜。再者往后日子长着呢,因为这点儿小钱再跟村子里的人生了嫌隙,那可不妥当,方家的做的是买卖,任何环节出事儿都是要命的,防患于未然才是长久之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