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4 / 8)

加入书签

,只能不停用将油用锅铲浇在鸡身上,并且过几分钟还要将鸡翻个身,或左或右或上或下,这样才能每一面都炸到,但也免不了受热不均,贴着锅底的地方还是会比其它地方的颜色要深将炸好的鸡捞出滤干油分备用将所需卤料混合置于碗中用棉布或纱布包起扎紧取一大砂锅,倒入半锅水,下入卤料包、盐、倒入剩余的糖饴然后加入生姜、酒、老抽、猪油,大火煮沸下入炸好的鸡大火煮五分钟后将鸡翻个身,再大火煮五钟然后改最小火,盖上锅盖,焖煮两个时辰。

大葱一根,只留葱白,洗净斜刀切成段将卤料包捡出,大葱下入锅中,开大火收汁,收汁的过程中要用汤勺不停的将汤汁浇在鸡身上,收至水份八九成干时,出锅即可。”

食经

陆采荷听绿儿说的头头是道,不禁面露喜色,道:“绿儿懂得不少啊!”绿儿闻言笑道:“小姐说笑了,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岂不知其实在武道之外,还有许多东西被人传颂。”小青一直在边上听着此时闻言不禁道:“绿儿姐姐说的可是在房中跟小青说的《食经》?”陆采荷听到小青的话,问道:“《食经》是什么?”

绿儿见陆采荷相问,回答道:“《食经》是前人崔浩写的饮食汇编,涉及食物储藏及肴馔制作,如“藏梅法”“藏干栗法”“藏柿法”“作白醪酒法”“七月七日作法酒方”“作麦酱法”“作大豆千岁苦酒法”“作豉法”“作芥酱法”“作蒲法”“作芋子酸法”“羹”“蒸熊法”“法”“白”“作跳丸炙法”“作犬法”“作饼酵法”“作百饭法”“作煸法”等,内容相当丰富。”

“这个崔浩,倒是挺有意思嘛!竟然还能写一本《食经》出来。”陆采荷听了绿儿的解释不禁笑出了声来。绿儿以为陆采荷是想知道崔浩的生平,笑着道:“要是小姐问别的奴婢或许还不能答上来,最近奴婢无事,正在看《食经》简略,倒也知道崔浩此人。”

陆采荷本没有要绿儿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不过绿儿想说,陆采荷也没有打断的意思,毕竟闲着也是闲着,离晚饭的时间还远,不如多听绿儿说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遂冲绿儿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绿儿得了首肯,自然不好耽搁,直接说道:“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都以才学称著于世。七世祖崔林,三国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曾祖崔悦,为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父亲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天部大人,赐爵白马公。

崔浩是崔宏长子,《魏书·崔浩列传》中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二十岁时为直郎,天兴中期,任给事秘书,转著作郎。

魏道武帝拓跋珪见崔浩擅长书法,常使其侍于左右。拓跋珪到晚年时,病重多疑,精神失常。《魏书·太祖纪》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

拓跋珪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北魏政局,岌岌可危。此时,唯独崔浩恭敬殷勤,不稍懈怠,有时整日不归家。崔宏也小心谨慎,既不得罪,又不献媚取宠,故父子安然,得以免祸。永兴元年,拓跋珪被子拓跋绍杀死,明元帝拓跋嗣初即位,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为明元帝讲授经书。每当去郊外祭祀天地,崔氏父子都乘坐轩轺车,时人羡慕不已。明元帝好阴阳术数,神瑞元年时,听了崔浩讲《易经》、《洪范·五行传》,非常赞诩。命崔浩占卜吉凶,参考天文,解决疑惑问题。

崔浩把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察,举其大要,用来占卜各种灾祥变异,多有应验。从此,崔浩得宠,“恆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神瑞二年,平城一带发生严重的霜旱灾害,秋粮颗粒无收,云中、代郡很多百姓饿死。九月,太史令王亮、苏坦对明元帝说:“谶书云:国家当都邺,大乐五十年”。

明元帝向群臣咨询意见,崔浩和特进周澹对明元帝说:“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部,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沮。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丐、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恆代千里之险,虽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矣。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