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5节(2 / 3)

加入书签

没让他们吃。

另外掏钱,一人加了一份麻辣豆干儿,这个够咸,当咸菜吃。

要的口味都是清汤的,但是吃得时候,不可能清汤寡水,都是一点麻辣,加上麻辣豆干儿,就完全够味了。

吃饱喝足了之后,再次出门,温润带他们去了另外一个货栈,搬了一些杂货,又赚了点钱:“好了,拿着钱,去给你们的父亲母亲,买一点纪念品,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去吧!”

“我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钱给先生买饭吃了。”太子殿下嘀嘀咕咕:“父皇排了第二。”

“别说了殿下。”一个伴读少年鼓起勇气提醒大家:“这点钱能买什么给老爹?”

众人一想,可不是么!

他们这群人里,父亲爵位最低的也得是个侯,可侯爷平时用的东西,那也是十分紧俏的,上好的,甚至是珍品。

就外头这些,内城区还得说是个珍宝馆、翡翠阁之类的地方,卖的东西能让他们看得上眼,否则一般的货色,根本不行啊。

就他们手里这点铜板,能买什么?

恐怕就是对方跳楼大减价,他们这点铜板,也不够付一半的账啊!

“买点……买点不那么贵的,但是体现咱们心思的东西吧。”太子殿下也犯愁,不过他跟着温润读书了几年,也学到了温润的一些处事的技巧。

不买贵的,也买不起,那就只能买个合适的。

什么东西合适呢?

给母亲买,都是买的小零嘴儿,比如说糖炒栗子,糖炒山楂什么的;这个买一小包,就当是孝顺母亲了。

太子殿下买了一小包皇后生前爱吃的糖炒栗子。

花了十文钱。

然后又买了一个痒痒挠!

“你买这个干什么?”温润看不明白了:“皇上不缺这个吧?”

他可是见过宫里的奢华,一个八宝攒盒的盘子都能做出花样来,那痒痒挠,就更别提了。

痒痒挠儿是挠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等制成,长柄,一端有弯形梳齿儿,又叫“老头乐”。

温润知道,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这个都上新闻了!

九几年的时候,山东的考古工作者对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

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

那个时候的象牙啊,可不好获取。

长约四十厘米左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

他曾经去参观过那个博物馆,看到过实物,很神奇,那个时候,整件器具做得十分精致,既实用又美观,既是实用器,又是工艺品。

温润觉得吧,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说明它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不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痒痒挠”的?

已经搞不清了!

因为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文人雅士是不会为它著文立说的。

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所以要用各种生活用品给死者随葬,但是考虑周到得用“痒痒挠”来陪葬的却实在罕见。

还是用象牙雕刻的痒痒挠……你说雕刻点什么不好?

而皇上用的痒痒挠,温润没见过,但是他见过太子殿下用的痒痒挠,一块紫竹雕刻而成,五个小齿弯曲,挠起来很舒服的样子,而且上头还雕刻了盘龙纹,末尾缀着一紫色的络子,下头的流苏上带着一白玉珠子。

一个这样的痒痒挠,起码够一个人在京城过半年的安生日子。

紫竹来自南海,流苏丝线来自江南,白玉珠子出自昆仑山下。

价值不菲哦。

“我爹是我爹用的,这是我给他买的。”太子殿下挑选了一个最好的黄竹子打造的痒痒挠,付了十文钱给摊贩:“回头叫我二妹妹打个络子,拴上去就行了。”

这糊弄人也糊弄的那么贴心。

温润再次进宫授课的时候,就被皇上叫过去吃御膳,就看到皇上身边放着的那个痒痒挠,指着痒痒挠就乐了:“太子殿下买的吧?”

“还不是你,带他们去卖力气,那孩子回来跟朕说,卖苦力也很累人,虽然力气用没了还会有,可也的确是累人,赚那点钱,还要给你这个当先生的买午饭。”皇上笑骂温润:“你就折腾吧你。”

“臣也是为了太子殿下好。”温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认识民间疾苦,就得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百态,以后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

“是啊,要不是朕也在军伍上混过,也不会知道军伍上的难处。”皇上感叹了一句:“也就没有了如今的兵强马壮。”

王珺点头认同:“可不是么!”

要不怎么说,有什么样的头儿,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皇上就是军伍上出身,所以本朝难得在文治之下,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