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管理的学问(2 / 3)

加入书签

的原因而布施财产的,这是因为寺院僧侣享有免除税务力役的特权,富家子弟剃度为僧,其产业就可以逃避征税。

另外还有就是,土地的收入只是僧伽财富的来源之一。一般来说,寺院往往是地区的商业活动中心,寺院周围形成了手工业品的生产及交易场所,宗教节日同时也是集市交易日;大寺院在集市上设有“邸舍”、“邸店”或“铺店”,既供往来行人歇息,亦有出售货物的柜台。

此外,寺院还有可以出租取利的设备。谢和耐在对敦煌文书的分析中发现,敦煌寺院的主要收入之一来自工业作坊,例如碾碾、油梁等项,前者是以水为动力的粮食加工设备,后者是生产烹饪、香火和燃灯用油的榨油坊。在当时,仅有大寺院、贵族和大官僚的土地上有水碾等机器设备,这不仅是寺院经济实力的表现,而且还意味着它在当地的水利体系中居于占优的地位。

由于富有钱币、布匹、粮食等物,寺院与社会各阶层都有借贷往还并获取收益。除了借钱供富裕家户周转之外,寺院也会出借实物,最常见的是粮食,出借对象是农民,主要是为他们提供种子和下一次收成之前的生活必需品。

也就是相当于高利贷的模式,当然这是指的其中一部分僧侣敛财。

这种模式刘安十分熟悉,地球上的唐朝,佛教十分盛行,就是因为佛教敛财的能力。

虽然说唐朝是尊崇道教,但是道教的那些道人,喜欢钻深山老林修道,修自我,自给自足。

利益阶层无法获得利益,看看唐朝皇宫里面进出的光头就知道了。

借其他人的钱不还可以,但是借佛祖的钱可以不还吗?

东厂要办什么事情,很容易就办妥了。

于是挖掘铁路,袭击铁路的愚民背后就有道人,光头的支持。

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假就开始了。

西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配合,首先就是查证,有多少田产,多少僧侣,然后有没有放高利贷的。

只要有,立马抓人,平了佛寺,道观。

不单单针对这种,还针对其他一些小的教派,隐秘的教派。

这其中也得到了得到高僧的支持,这些得道高僧才是真正修佛法的。

咚咚咚咚!

蒸汽锻造机,锻造出一块块的铁板。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就是把铁水倒在碾压的机器上面,然后碾压淋水。

铁器的制造,是一个国家力量的代表。

无数的低价格的农具被制造出来,然后被送到了各个州府进行售卖。

现在火车修路征地,很多地方的的各个姓氏还打起来了,就是要让火车道路从自己地盘过。

车站的选址更是让人心动不已。

有了火车,烂菜叶子都要卖钱的,谁不心动,哪怕是地方官,也心动啊。

为什么?

因为商税分为地方税务,国税,也就是说货物从你这里发出,你地方就可以收税。

其他地方发走的,没机会收。

地方官员想要做事情,想要拉拢人心,要的是什么?

是银子,是钱。

火车轨道很多时候还没有做好,路基都铺设好了,铺设路基,会分包给当地的人来做,东厂的人监督就是了。

当然现在的火车速度慢,也就三四十公里每小时。

但是火车是风雨无助的,并且一次可以拉几百吨货物。

北蛮地区已经彻底被掌控了,只要有流民,就被塞上火车,然后送到北蛮地区,一家人一家人的。

开始地方政府还巴不得这样做,但是当流民都送走了,大家才发现,现在的工钱为什么越给越高了。

首先第一,工作多了,哪怕不做佃户,去山上砍柴烧炭,去山上打猎,采集野菜,下河抓鱼晒鱼干。

都可以赚到钱,另外还有一些蔬菜种植大户,长期请长工,只要干活认真,速度快,大家都愿意请。

工作机会多了,工钱自然就上涨了。

但是因为道路的运输,商品价格反而下降了,首先就是盐铁的价格。

那个地方的盐昂贵,立即一火车拉过来了,至于囤积居奇的,就自己倒霉了。

另外以前盐铁是层层收税,产地要收,卖的地方也要收。

现在卖的地方不收税了,铁也是,以前是官方定价,现在自由订价格,那个地方农具价格高了,一火车就来了。

那个地方受灾了,火车一火车粮食就拉过去了。

“不错,不错。”刘安看到今年南方江口地方遭受水灾,当地一部分粮商,就抬高价格。

东厂直接把消息传递给了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粮食商人,这个粮食商人直接拉了一火车皮粮食过去。

东厂就吃这个消息钱,当地粮商直接被打破产了。

最远七八百公里的粮食,不到两天就到了,洪水之后,当地就干脆种植一些效益短期的作物,蔬菜。

蔬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