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节(1 / 2)
看了看光滑的面团,赵泗点了点头。
ok,封盖子,醒面。
醒面完成以后,赵泗开始了自己操作。
先是将醒好的面搓成长条,刷上油水,盘成蚊香状。
复又开火烧水,等到水开,便开始顺着蚊香头扯面。
原本粗粗的面盘子被赵泗扯成细条,一并置入水中。
看着面条在滚水之内翻滚,赵泗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出问题。
长寿面长寿面,吃的就是一个寓意。
倘若扯面的时候中间断了,却是不能重新捏起来糊弄自己,只能重新来过。
不过好在赵泗的手还是够稳的,这一步没出问题,一整根面一点未断。
面再煮着……
赵泗于一旁碗内放入葱花香油盐酱油胡椒粉末,倒入厨子们熬了一下午的高汤。
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味精鸡精,只能用高汤提鲜。
滚烫的高汤倒入碗内,高汤和调料相互作用,迸发出强烈的香味,闻得赵泗肚子一紧。
再看锅内,面条却也好了,赶忙用勺子添一勺面汤倒入碗内,复将面条捞出。
趁着还在翻滚的面汤,赵泗顺势再打一个鸡蛋。
很好!
完美的,均匀的荷包蛋!
将荷包蛋捞出来,置于碗中,再点上一点葱花香菜。
一碗长寿面就此出锅。
赵泗忙不迭失的捧着托着长寿面的托盘径自离开。
走的够快,因此过来的时候,面还烫着,热气香气也还在一股脑的往外迸发。
“长寿面,大父且用!”赵泗献宝似的将长寿面端到始皇帝面前的案几之上。
热腾腾的水汽香味扑鼻而来,始皇帝放下奏折,低头看去,只是一碗看起来颇为简朴的面,上面打着一个鸡蛋。
不过香倒是挺香的。
“你自己做的?”始皇帝闻了一下。
“算是吧,不过高汤得煮很久,却得宫中厨师操弄,其余活计是我弄得。”赵泗点了点头。
“此面何曰长寿?”始皇帝复开口问道。
“和其他面不同,这一大碗面,却是只有一根,从头到尾,远长于其他面,故曰长寿。”赵泗开口道。
始皇帝闻声惊讶,好奇的用筷子挑起来,这么大一碗面竟然是当真只有一根面再其中。
“你倒是有心了……”始皇帝莞尔一笑。
“大父且用,再不吃等会就凉了。”赵泗笑道。
始皇帝闻声也不再多说,只是径自用餐。
味道适中,山珍海味自然是谈不上。
不过大冬天的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咬一口带着一点糖心的荷包蛋,却也别有一番乐趣,更不用说,恰逢寿诞,其中还夹杂着美好的寓意。
始皇帝看起来胃口很好,不消一会,面就吃的一干二净。
到最后竟然是连汤都没放过,一大碗面连汤带面竟是全吃完了。
赵泗趁着这个空档抬眼看了一下天色。
天还没彻底黑透,不过月亮倒是已经迫不及待的出来了。
早出晚归的启明星也早早上班,在还带着几分白色的天上挂着。
始皇帝看向赵泗,俨然已经在期待赵泗送来的寿诞贺礼了。
“且再等等,天还没黑透。”
赵泗笑了一下,尔后自顾自的走向门外负手看天。
“大父,您想看看月亮上有什么么?”
始皇观月
“想不想看月亮上有甚么?”始皇帝闻声轻声念叨一句,复用怪异的目光看向赵泗。
月亮上会有甚么?
古人自有猜想。
诸夏文明算是最早诞生月亮崇拜的文明之一。
在二十世纪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迄今为止诸夏最早有实物作证的关于月亮的文化崇拜,距今已有四千余年。
而自尧舜禹夏商周以后,关于月亮的崇拜和传说也逐渐增多。
目前来说主流所认可的就是月亮是帝俊的妻子常曦所生,太阳则是帝俊的另一个妻子羲和所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太阳和月亮其实是拟人化的。
太阳和月亮作为帝俊的儿子,分别掌控日夜变化,司照耀天地之职。
太阳每天上下班由自己的母亲羲和接送上下班。
太阳都有人专车接送,月亮又怎么能没有呢?
于是人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给月亮配备了一位名叫“望舒”的专车司机,以方便她在天宇中往来驰骋。
最早可见的典故即屈原所著的《楚辞·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于是望舒也就成了月亮的代表,成为了公认的最早住在月亮上的人,因为屈原的原因,后世文人常以望舒代指月亮,其出镜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