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节(2 / 3)
是资本主义,所以从秦汉到后明,看似好像都是封建时代,但他们都同时包含了前时代的奴隶残余,表现为局部的奴隶制,还有未萌芽的资本主义,表现为局部的工商业繁荣。”
“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残余不断减少,萌芽不断增多的过程,这整个动态发展的时代,才叫封建社会。同样的,并不是说世祖皇帝完成改革以后,大明突然一夜之间就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了。改革立宪之后的大明,依旧保留着前一时代的残余,甚至很重。从改革,到立宪,再到共和,就是这种残余不断消退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说,你们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封建革命家’,因为他们都参与推动了这一动态发展过程,虽然不一定是主观情愿的。”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作为抑制封建领导力量的皇权,最终反而变成了封建力量的最后一道城墙。从革命的领导者,变成了被革命的对象。”
“用你们老祖宗老子所写《道德经》的话来说,这叫‘反者道之动也’,也就是任何事物,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嗯,我一般喜欢把这种现象,称为‘辩证法’。”
李炎恍然有所悟,历史是动态的,事物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么,共和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又将走向怎样的反面呢?
铃声响起,面对意犹未尽,还没挪坐的同学们,大胡子笑道
“好了,下一节课,我们会讲讲新文化运动的结尾,还有——愍懿之变的衰落,和共和革命的爆发。”
在收拾讲义走出教室的时候,李炎追上教授,问道
“教授是大同学派的人吗?”
大胡子教授想了想,回应道
“他们算是我的先驱吧。”
“那我可以从哪里了解这些思想?”
教授走前摆了摆手,声音传来
“想了解的话,可以从《船山录》看起!”
光荣时刻
十二年的东夏独立战争,对于大明帝国而言,不仅仅只是一次失败,丢失一个海外殖民地这么简单。
它至少说明了三个严重问题
其一,大明帝国在经济危机之后,国力虽然还没有严重下滑,但比起昭宗时期的那个庞然大物,已经是两码事了。
其二,东夏共和国的成功,相当于告诉大明帝国所辖的全部殖民地人民。原来,那个看似令人胆寒的庞然大物,并非无懈可击。
最后,这场战争同样暴露出了大明军队,早已不是曾经那支战无可挡的王师了。
在昭宗时代以前,正面击溃大明陆军,几乎是一种天方夜谭,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在庄宗时期,为争夺印度殖民地,英、西联军和明军在印度东海岸决战,最终的结果是,明军以一比七的可怕伤亡比,赢下了战争。
英国不得不吐出已经到手的东海岸殖民地,最后还是靠着海军的对峙,勉强守住西海岸。
而现在,所有国家都惊讶的发现,近一个世纪过去,明军的堕落早已超乎了人们想象。
世祖皇帝制定勋贵必须通过军功,才能维持爵位的制度,本意是鼓励勋贵勇于任事,不要过早堕落。
但任何制度都是有保质期的,到了景宗、昭宗时代,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勋贵们世袭掌握军队权力的工具。
他们将自家子弟送到殖民地任职,然后凭借所谓“剿匪”,甚至直接就是杀良冒功的手段,就能获得远比平民军官高得多的。
在后明时代,勋贵等军事贵族倒是不会像前明那样,被文官官僚挤兑。
只是他们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且通过和皇室联姻,勋贵家族往往都是外戚家族。
皇室与那些昔日奉烈阁文武功臣的后代们,一起组成了这个国家新的世家门阀,用密不可分的姻亲关系和封建宗法制度,把原本理应为全体公民开放的国家公器,变成了自己的私产。
比如军队,还有军工复合体、行政体制、媒体宣传、高等教育……
那些侥幸从科举和高等学府中,费尽全力,突出重围的青年俊杰,绝望的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
也不过就是这些昔日封建贵族们的家奴罢了!
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民或许可以为了混口饭吃而参加军队,但绝对不会为了少数人的私产私欲而卖命!
如果是像过去,如汉唐那样的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没什么
但现在不一样了,工业时代到来了,制度化、纪律化、技术化的常备军,才是制胜的关键。
而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平民军官没有出头之日;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贫富分化,军队不过是贫民和殖民地民众混口饭吃的地方。
除了先进的武器,他们还有什么?武器,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要素!
-------------------------------------
当大明军队灰溜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