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草民要权利(2 / 3)
崇祯行了一个大礼,三叩九拜起来。
“朕意已决,你不用再劝朕了,你赶紧去吧!”崇祯心意已决,任由高起潜如何劝说,崇祯都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
高起潜无奈,只好按照崇祯的意思走出了御书房。
孙传庭居住的客栈距离皇宫也不太远,如果骑马的话,也就是一两刻钟的时间。
几刻钟之后,高起潜带着孙传庭说的那把宣镇军刀走进了御书房中。
“皇爷,也就是那把刀!”高起潜小心翼翼的将这把刀放在崇祯的御案上。
崇祯将宣镇军刀拿了起来,仔细的翻看起来。
这把刀的型制和官军使用的雁翎刀的型制差不多,没有什么差别。
刀鞘是木制的,被染成了黑色。上面也没有什么装饰的东西,看起来普普通通。
在刀柄被黑色的细麻绳绑了一层,这种设计是用来防滑的,在雁翎刀上也有。
“这把刀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崇祯看着刀,一脸平静的道。
孙传庭道:“陛下何不抽出来看看!”
崇祯点点头,随后抓住刀柄,将宣镇军刀缓缓的抽了出来。
刚一抽出来,一道寒光从里面射了出来。
在靠近刀柄的地方有一串刻印的小字,“丙字五百一十七号!”。
这串小字乃是这把刀的编号。
崇祯轻瞥了一眼编号,随后将手中的刀全部抽了出来。
当宣镇军刀被全部抽出来之后,崇祯似乎觉得御书房的温度都低了几分。
整个刀身反射着寒光,上面都能照射出人影来,刀锋更是锐利无比。
崇祯心中一紧,不禁称赞起来,“寒光凛凛,光是从这方面来看,就是一把好刀。”
孙传庭指着崇祯手中的道,缓缓开口道:“陛下,官军中所使用的军刀乃是铁包钢,也就是刀口上面有一点钢,剩下的地方全都是铁。
这种刀还是比较好的,军中普通士兵所使用的刀乃是白铁刀,刀身通体都是用白铁打造而成的。
这两种方法打造出来的刀虽然便宜,可却不锋利,一场仗打下来,要么重新磨刀,要么回炉重造。
但是这把宣镇军刀,几乎全部都是用钢打造而成,整把刀锋利异常。
如果这两种刀相互劈砍,得胜的只有宣镇军刀。”
孙传庭说到这里,稍微顿了一下,随后又朗声说了起来,“陛下,一叶知秋,光是从宣镇一把普普通通的军刀上就能看到,宣镇的钢铁数量绝对大的惊人。
如果赵贼愿意,他能将宣镇境内所有的百姓全都武装起来。就算赵贼不使用他的武器,光是凭借着这种刀,就不是官军所能抵抗的。
所以,朝廷想要击败赵贼,平定宣镇,就只有模仿宣镇的路子,然后强盛起来。如今大明,只有这一条路啊。”
崇祯看着孙传庭,将手中的宣镇军刀重新插回刀鞘,放到了桌子上。
孙传庭在奏折上说的,崇祯又如何不知道?
可是,这些东西能碰吗?当年魏忠贤权利那么大,纵横整个朝堂,可是他碰这块地方了吗?
正德年间,刘瑾的权利不次于天启的魏忠贤,甚至还要在魏忠贤之上,可是为什么在他实行新政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他谋反,而且还在他家中搜到了造反的证据?
这里面就没有些什么其他的东西吗?
刘瑾新政的内容很简单,其中包括朝堂人事精简,征各地矿税以增内库,清查乡绅田亩,禁止民间百姓投献土地,建议士绅一体纳粮,限制对文臣武将的后代封荫,让翰林院官员外出历练。
除过这个之外,还有清查大明所有卫所兵员,清查卫所军屯,军户数量。
这两个政策也是得到正德皇帝支持的,按理说刘瑾的权利加上正德的权利,应该能将这政策实行下去。
可惜,实行了没几年,刘瑾就因为谋反罪被杀,正德皇帝最后也落水因病而亡。
关键是当年正德皇帝正值壮年,常年练武。这突然之间就暴毙,这里面要是没点什么,崇祯根本就不相信。
而且刘瑾一个太监,又怎么能想出那么多的新政?刘瑾实行新政真的和正德没关系吗?
将上面种种联系起来,崇祯虽然不敢确定,但是也有七八分的肯定,正德皇帝的落水,绝对和刘瑾新政有关。
虽然崇祯算不上一个明君,可是能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傻子。
天启在驾崩的时候曾经给崇祯说过,文官不可信。当时的崇祯还不以为然,可是随着时间更替,崇祯越发觉得天启说的是对的。
别看皇帝高高在上,看起来生杀大权在握,可要是真的触碰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那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历史上的崇祯那么多疑,那么刻薄寡恩,说起来,还是被这些人给逼的。
历史上,崇祯一朝十七年,就算是快要亡国了,崇祯也只敢对老百姓加税,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连提都不敢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