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2节(1 / 3)

加入书签

老大和老二始终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个局面不能破,否则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团结不了,落在皇帝眼里会如何看?

不过他扑了个空,

宫里来宣召的公公也扑了个空,正着人去找呢。

蒋冕本来也想等等,但听说是皇帝召见,自然是放弃了今天见二皇子的打算,毕竟载壦回来了,也没时间听他多说。

只是不知道皇上单独召见二皇子是为何事……

蒋冕心中有些担忧,这兄弟两人之间的嫌隙还没完全摆平,这个时候面见天子可别有什么问题才好。

事实上,载壦也不是躲着人,他这会儿正在梅府呢。

不过不是为了他的舅舅,而是为了他的外公,平海侯梅可甲。

梅可甲已经六十多岁了,虽说这一身绣了猛禽的紫色袍服甚为光鲜亮丽,但是他年老体衰,精神衰微,不仅腰背佝偻,脸上皱纹也如沟壑一般,真叫一个老态龙钟。

讲起话来也是让人觉得一直有一口老痰咽不下去。

人要服老,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从浙江回来不干了。

回府之后,就侍弄些新鲜玩意儿,载壦这是来孝敬他来了,而手中拿着的是一个精美绣包,倒到桌子上的则是细细密密的白色沙粒。

梅可甲一眼便认识,“这是细盐?”

细盐的研制、生产已经于几年前被大明科学院搞出来了,不过方法上只是简单的溶解过滤,然后磨碎,应当是还有一些杂质,但在卖相上确实比以前直接晒出来的粗盐要好的多,这几年间也大受达官贵人的喜爱。

“虽然很像,不过这不是细盐,而是糖,是甜的。”

“喔?”梅可甲眼神一动,虽说现在时不时的就有稀罕东西,不过像盐一样的糖,他还是没见过呢,于是上手点了一下,再蘸到嘴里。

“真是甜的。”

载壦笑了笑,说:“这是于民间收集到的制糖法,叫做黄泥水淋法,可以将蔗糖提纯,使其甜度大增,而且色白肉细,口感绝佳,外公以为如何?”

“好!好!”

中国人的吃糖史经历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之后再在常年累月中进行提纯的过程,和制盐一样,都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记载,实际上说的就是自然界的一些菜有甜味,大概率应当是麦芽糖。

不过糖大部分时候都是奢侈品,因为制作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吃饱肚子都不容易,不可能再把能吃的东西拿出来熬糖。晋代时,王恺曾用饴糖刷锅,以此“炫富”。

宋代时制糖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可以制造冰糖,但是不像冰霜那样洁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紫色或黄色。资深甜党苏东坡曾写诗盛赞“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说的就是那种琥珀色,也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红糖。

到了明代之后,《天工开物》曾记载过一种方法,可以将深色的蔗糖“净化提纯”,使其变得洁白晶莹。后来一直到民国,中国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获取白糖。

而这样的商品在当下拿出来,想都不必想肯定又是价格奇高的奢侈品。

“外公明白你的意思,你想让公司试制,然后将产品高价卖出去是吧?”

载壦没有否认,“大明南洋公司最为合适。”

梅可甲琢磨了一下,“你不自己向皇上呈递吗?这也是你的一份孝心呐。”

“送与外公,叫外公欢心,也是我的一份孝心。”

“和老大闹了别扭?”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载壦略微有些无奈,“这东西原是应该给让大哥呈献于父皇,不过……”

“怎么了?”

载壦摇了摇头,“舅舅心里不舒服,总是惦念着南洋公司,他们撺掇着大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怕赠了大哥,反而误事。”

梅可甲将桌子上的那张写着制法的纸条收进袖口,“你自小就心思多,看得也明白,就是什么都不讲。”

“外孙也不能一直自认聪明了,这次便看走了眼,叫大哥吃了个闷亏。大哥和舅舅是信了我的,所以该是我的错。”

“你说那张璁?”

“嗯。”

“那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些年做了多少事啊。皇上虽然统领全局,但事情总是要下面的人去办。你这个年纪的人啊,生出来就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明,不知道如今岁入六千万石粮食、四千万两白银在二十年前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那时候,拿出几百万石的粮食都难,国库呢?空空荡荡。”

载壦明白的,“外公就是在那个时候跟着父皇的……朝中上下,唯外公与父皇相交甚久,而且……大约是最早的了吧?都说张秉用最知圣意,但外孙相信在这一点上,外公一定不比他差。”

话说到这里,梅可甲自然是微微得意笑了起来。

“原来今日是来贿赂我的。”

载壦看似憨憨的脸上露出了个笑容,还立起身正式的行了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