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4节(1 / 3)

加入书签

徐云脚步极快奔向荆少奎处,他神色之中还有几分慌张,“中丞!大事不好了!”

荆少奎原本正在写公文,将其折好塞进信封之后,问:“可是那位刘公公?”

“正是。刘瑾在南京各处大开杀戒,而且调了南京十三卫兵马奔赴镇江、常州、苏州和松江。离得远的暂且不说,仅在南京,他就命人大肆抓捕先前反对清丈田亩的读书人。将他们抓入大牢之后又严加审问,要他们交出同党!这才一两日的功夫,大牢都快塞满了!

这样的动静,实在太大,他也实在是胆大包天,现在南京各路官员在商议,一派要进京见陛下,还有一派直接奔着刘瑾便去了!这下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南京作为六都,不仅有锦衣卫,还有六部和太仆寺啊、太常寺啊这些机构。

这些都不必多说。

江宁不过是南京一缩影,江宁如此,其他各县,县县如此,只不过有的县不至于从官员往下,连带士绅、生员等全部都死在铡刀之下罢了。

但仅仅两日的功夫,厂卫大肆抓人,这事情是假不了的。

这等景象,别说荆少奎是皇帝心腹,就是皇帝直白白的跟他说明白、交代他,他做起来都害怕。

“世上还真有这样的疯子,现在那么多的官员都要杀他。他就不担心皇上……过河拆桥吗?”

徐云拍着手掌,“是啊,而且中丞您所面对的也是险境,那南京六部的尚书一定都会来找您。要么站他们,要么站刘瑾,这个选择怕是不易。”

荆少奎眨了眨眼睛,“本官站皇上!你可听说,王阁老和杨阁老也曾向皇上力谏,说张阁老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皇上怎么回的?”

这事儿徐云知道,皇上是问:那些官员是不是确实有问题?

现在荆少奎同样可以问这个问题。

“刘瑾是杀了很多人,但不管谁来,咱们论大不论小,具体到他们在意的人,究竟有没有违背朝廷的旨意,如果没有,这与刘瑾去争一争倒是无妨。”

徐云点头,“中丞这招是高,咱们站皇上!如此可立于不败之地!”

“嗯,还有,本官是看出来了,这刘瑾哪里会办什么事情,他能拿捏人心,也有胆子杀人,可真要做事情,还是差了点。”荆少奎安排起来,“杀民杀官本质上还是要事情推下去,他将知县杀了,却不来与我商议继任之人,只顾杀人爽快,可一县少了主官这怎么能行?虽说其余人惧于其威,不敢拖延,但知县并不是容易当的官,拖得久了,总是不好。还得让合适之人顶替。

我是应天巡抚,这件事我也可以做,他在前面杀人、抓人,咱们能少管就少管,咱们只管后面。所以巡抚衙门的人出去只问清田丈量的进度,若是各地有实际困难的,能解决的就帮忙解决。这是依圣旨办事,是真正的不败之地!”

徐云心中大定,难怪巡抚大人面色从容,原来是心中早有定计。

“好!属下便这么办!”

……

……

作为巡抚荆少奎是‘轻松’了,放着乱象不管,而高举圣旨行事。

可南京六部堂官确实都乱了。

这帮人大多也没什么圣宠,不过李东阳在南京这么几年,把这些家伙熏陶的,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圣人门徒。

刘瑾这样行事,那是当他们所有人都是软骨头。

可就算几个胆子相对小些的,只要人一多,那也会忘记恐惧,总归是法不责众,他们就不相信刘瑾能把南京上下的官员全部杀了。

去年皇帝在这里的时候,以工部尚书谢体中,兵部尚书罗仲远、户部尚书石宾贤等为首的文官就曾反对过皇帝。

不过朱厚照是懒得搭理他们。

这帮家伙连皇帝都不怕,现在朝中出现这么猛烈的宦官之祸,他们又岂能坐视不理。

于是都不必有人特意纠集,相互间很快就凑到了一起,说几句热血沸腾的话,接着就成群向皇宫而去。

到了宫门口,守门的太监未曾见过这样黑压压的一群人同时气势汹汹的来,吓的两腿发软。

“快,快去禀报刘公公!”

宫内。

张永也焦急而来,“刘老哥,不是小弟说你,你刚刚免于守陵,如今行事竟然这样激烈!我的人已经暗中监视到了,南京六部堂官,大小官员近百人都要向皇上上奏疏弹劾你!你这事大错特错了!”

要说刘瑾不慌,那倒也不完全是,但是他只能镇定。

“张永,你有没有想过,老哥我若是行事不这样激烈,才会回去守陵?”

“什么?”

“清田的事是个大好事,我原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但这几日看这些人背后的面孔,咱家明白了,他们都是大地主!他们是在反对皇上!”

张永懵了,“你……你先前都不明了,就这么一下扎到这潭浑水中?!”

刘瑾摆手,“之前都不重要。”

历史上,刘瑾是因为搞了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