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节(2 / 3)

加入书签

才能保存更多的生命同时也能迅速聚拢有生力量,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嘛,是该考虑打入中条山的问题!”

“我同意!”参谋长点头道:“这时候我们要是能拉他们一把,就毁碎了顽军的反动思想,还可以为其它地区树立合作抗战的榜样,成为抗战宣传的基础,将宣传战推向另一次高潮!”

接着首长又补充了一句:“小东北发明的那个工兵锹马上就能用得上了嘛,要想办法多带几把过去!”

这话说的是,这种被困在山区里的野外生存,一把多功能工兵锹可要比枪炮有用多了。

王学新没考虑到这深度,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着多救一些人。

王学新在心里对事总结了下:

一方面是鬼子机场连带着两百架飞机被炸毁。

鬼子一时半会儿很难建起机场也无法短时间再调集大批飞机。

于是鬼子无法轰炸黄河的渡口、桥梁和船只实施封锁,这使溃败的中条山驻军有条件撤回黄河南岸。

另一方面,八路军要是再带领那些被包围的百姓和残军进山打游击,又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这么一来,是不是说中条山战役的折损的八万人就能生存下来许多?

这些保存下来的部队将来可都是抗战的资本,更难得的还是他们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这可不是随时想拉就能拉得上的。

这时首长又充满期待的问了声:“王学新同志,你说从两方面着手,另一方面呢?”

王学新看了孙铭一眼,说:“首长,我在想……咱们是不是要考虑考虑和晋绥军合作!咱们的‘弹性防御’不是防不住鬼子,也不是没人打仗,而是缺少弹药打不起这么大规模这么长时间的仗,但晋绥军有机器有材料能生产弹药,他们出弹药咱们出人,打这场仗就能成了吧!”

孔捷“切”了一声:“阎老西那德性,想让他吐出弹药来,就跟剥了他的一层皮差不多,咱们还是少打这主意了!”

“我说孔二愣子!”李云龙笑着扬起了头:“说你是愣子你他娘的还真就是个愣子。往常阎老西守着运城那叫一个风光,他南面是中条山北面是咱八路军,鬼子都拿他没办法,当然就抠抠索索舍不得他那些弹药。现在能一样吗?晋绥军已经被打得缩到山里头了,咱八路军要能顶住鬼子,他晋绥军就有好日子过,他留着弹药还能当饭吃?”

说着又“嘿嘿”笑着对孙铭说道:“孙副官,咱有啥说啥,这说的是晋绥军,可不包括358团!”

孙铭神色尴尬的小声回道:“无妨无妨!”

他突然感觉自己连腰板都直不起来了,跟身边这群人比起来,晋绥军那都干的什么事!

丁伟起身说道:“可阎老西也不是个好侍候的主,他能就这样把弹药交出来?”

“咱们可以用战术交换!”王学新说:“晋绥军避入山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游击战、反斜面战术,还有像多功能工兵锹这类的装备。咱们可以派出教官教他们这些,他们则为我军提供弹药用于交换!”

碉堡

凡事有利就有弊。

八路军在正面上能挡住鬼子进攻虽然导致防线过长需要更多弹药,但在战略上却与晋绥军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这点与史上的情况不尽相同。

史上八路军因为此时没形成正面防线而是在山区打游击,鬼子可以一枪打穿根据地,于是八路军就不是挡在晋绥军前的盾牌,晋绥军与八路军之间就没有利益关系。

现在八路军挡住了鬼子,就变成了晋绥军有力的掩护,于是就有共同利益。

形成利益关系的好处,就是被鬼子打怕了的阎老西不得不支持八路军,否则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迁到后方隐藏在山区的兵工厂……打游击总不可能带着兵工厂的设备到处走吧,总不可能带着生产原料吧,总不可能一边游击一边生产吧。

所以“此一时彼一时”,之前阎老西与八路军闹翻有他的道理,现在阎老西有求于八路军甚至主动寻求与八路军合作也有原因。

就算这合作只是暂时的,但八路军也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首长和参谋长都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方案就定了下来。

参谋长最后做了个总结将其归纳为三个方向:

一是在敌占区组织敌后武工队消耗鬼子兵力和补给。

二是积极寻求与晋绥军的合作。

三是我军在正、侧面防线上积极备战尽一切努力挡住鬼子的进攻。

会后,首长原本是打算将侦察连的几个人,也就是和尚这个连长以及王学新和孙铭这两个教官留下详谈武工队的组织。

不过王学新因为在张万和那有事,于是就先让王学新去兵工厂了。

其实组建武工队的事王学新帮不上什么忙。

这是因为武工队的战略目标虽与侦察连一样,但形式上却差别很大。

两者都可以说是特种部队。

这比西方国家所记载及尝试使用的特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