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节(1 / 3)

加入书签

祭乐不由自主的抱紧了李然的胳膊,一双眼睛不敢直视那些已经死去的病者,原本还神采奕奕的她,此刻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一向娇生惯养的她,如今见到了这种场面,她确实是害怕了。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像这种充满了死亡气息的场景,除非是身处其中,否则又有谁会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李然抚摸着她的脑袋轻声道:

“不用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言罢,他拉着祭乐走入内堂,看得正在忙碌的医者,当即上前道:

“大夫,在下乃是受了子产大夫与祭老宗主之命,前来协助的。且在下也略懂医术,可否让在下看一看病人和药方?”

那医者正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闲工夫理会他,当即不耐烦的指了指远处柜子上早已堆满了的一应药材,以及各类的医术卷宗:

“年纪轻轻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莫要打扰我,要看就自己看去。”

李然也不多言,转过身来看着祭乐道:

“乐儿,你便留在此处整理这些,记得分辨一下不同症候的药方的不同之处。”

祭乐此刻仍是有些害怕,可看着李然清澈的眼睛,心神一下子定了下来,当即点头应允了下来。

于是,堂堂祭氏千金与姑爷便在郑邑城中的医馆内开始忙碌了起来。

李然先蹲下身来,伸手搭在一名病患者的颈部,并开始询问患者病情。

“脉沉紧,头晕目眩,泻利不止……这不是里热迫津液妄行,热结旁流之故么?”

不敢确信,于是,李然又再诊了另一个:

“大汗出,喜呕,谵语,高热,脉沉数……不对,这同样也是三阳合病,虽症候有所不同,但确是同样的病机!”

“真是奇了……这……这完全不似疠疾啊,倒反而更像是……”

不是疠疾

李然觉得不对劲,一连是诊了十几名病患。又发现医馆内的病人,大多都是三阳合病之症,而这三阳合病之症,其根又在于少阳被郁。

而少阳经脉之所以会郁阳化热,则又多是为由里及外的,因此,李然当下便可断言,此绝非是外邪犯表之症!

倘若是外邪所侵,首先应该犯表而后入里。而不是直接入里化热。

眼下这些病人,虽症候轻重不一,可俱都是脉沉居多,说明病在里,而不在表。而偶有脉洪大者,此具是已入里化热之症。且腹满身重之症尤为明显,很显然,这些个病人其实都是病邪在里,郁阳化热而不能解。

说得简单些,这些病就应该是吃出来的!

又经过一番诊断,李然逐渐有了些许眉目。

李然便隐隐约约的觉察到,这些病症,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疠疾,反倒有些像是食物中毒所致!

想到此处,李然不由心神一颤,急忙抬头望向医馆内正在忙碌的医者小厮,只见他们脸上并无任何防护物品,甚至连一层面纱也无,而医馆内外的病者咳嗽喘息者众多。

若当真是疠疾,一旦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此时这些医者与小厮又岂能不惧?

“夫君,整理好了,你看。”

这时,祭乐将已经整理好的药方堆在桌子上,一共两份。

“左边这一份乃是轻症患者,医馆用药十分温和,是以柴胡为主方,并辅以清热解毒为主。”

“右边这一份则是重症者所用之药方,里面有几味猛药如芫花,大戟,这些东西平日里用之极少,所以目前奇缺。若是寻常医馆,这一下子绝对拿不出如此多的数目。而今日这些死者,多半便是因为缺少了这几味药,这才……”

祭乐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上的几份药方拿了起来。

此间医馆,其规模,已然是郑邑城中数一数二的了。可是即便如此,重症患者所需的药材,若是他们也依旧是备不齐,那就更别提其他医馆了。

“清热解毒的?……”

“这……委实有些古怪。”

李然仔细的看了看祭乐手上的药方,无论轻症还是重症,所用药材的药性基本上都是以清热解毒为主,再或辅以扶正,或辅以攻坚。

“古怪?”

祭乐不太明白的看着他问道。

只听李然道:

“黄帝有云: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疠疾必可传人,且发病的病状理应相似才对。可眼下这些病人的病症一来并不能传人?二来,虽病症极为相似,但这病因……好似也并非是唯有疠疾才会导致。”

“更何况,这疠疾又缘何会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这显然也太过蹊跷了。”

“另外,疠气所行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然今年郑之气候,可谓风调雨顺,寒暑相当,又是何处来的疠气呢?”

无论是病症,又或是这些医者已经开出的方义,又或是起病的速度,李然都无法相信这居然会是一场疠疾!

祭乐闻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