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1章(1 / 2)

加入书签

结果,她猝不及防地倒下了。

当天《校园大逃脱》的评论区就爆炸了。

读者平时都是叫崔美青“鱼鱼”、“大大”、“太太”,今天大伙清一色叫她臭鱼,让她赶紧出个道具把胆小鬼复活,不然就集体暗杀她。

崔美青心如止水,在心里面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她写这本小说的时候特爱反差这一套,接下来还要死两个队友,希望读者们可以撑住,不要给她寄刀片。

要知道,这本书的大结局,主角团有没有逃出生天还不好说呢。

随着剧情进入最跌宕起伏的阶段,《校园大逃生》的收藏一路走高,从两万直接飚到了十万。

崔美青数不清自己的收藏到底有几个零,干脆不数了。

她现在已经不敢在微博搜自己的书了,各种盗文包满天飞不说,各种好的不好的评论也纷至沓来,万一她真的被说动改了剧情,那才是大事不妙。

在《校园大逃生》爆火的同时,崔美青抓紧参加驾驶证考试。

科目一、科目二美青都是一把过,教练都说很久没见到像她这样考试特别顺利的考生了。

教练对崔美青科目三、科目四的考试很有信心。

崔美青的录取结果也可以查到了,她的第一志愿复旦大学录取了她,录取通知书已经在路上了。

确定录取结果后,崔林院和崔美青商量着要办升学宴。

崔林院想回老家办升学宴,大爹已经在老家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不停催他带姑娘回去,老家的亲戚们也翘首以盼。

这可是复旦大学,文科状元,谁不想来沾沾喜气。

但崔美青想在原市办升学宴,她的同学、老师都在原市,大家都知道她考的好,都等着她办升学宴呢,升学宴在老家办,那她的老师同学们不就去不了了。

父女俩互不相让,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远在昆明的崔志青一锤定音:“那你们办两次不就行了,原市办一次,老家办一次。”

李英婼在旁边嘀咕:“那得花多少钱啊?”

崔林院和崔美青虽然觉得折腾,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了。

李英婼想省钱,打算在家里办原市的升学宴,崔美青坚决不同意,那么多人来家里太乱太累。

崔美青把自己的奖金拿出来两万给爸爸,两人先斩后奏,在原市订了酒楼,桌子不多,只办五桌,请一些亲近的老师、同学和原市的亲戚朋友正好。

原市的升学宴是崔美青的主场,她难得穿上比较正式的衬衣,化了淡妆,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接待了自己的老师同学。本来升学宴是不收礼钱的,但段叔叔和班主任非要给她,崔美青只能收下。

这场升学宴简单,感谢老师的付出,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就行,虽然和朋友们定制的写有“恭喜崔美青考上复旦大学”字样的横幅拍照有些丢脸,但整体氛围是愉悦的,大家都是老熟人,崔美青说话做事都很大方。

一回到老家就不一样了。

崔美青的七大姑八大姨,表姐表哥舅姥爷都来了,她回老家的次数少,老家的亲戚们又大都脸黑,一天下来喊人认人就把她累得不清。

第二天正式的升学宴早上八点就开始了,家里来的亲戚更多了,崔美青真的认不全人,只能跟着妈妈,妈妈说这人怎么喊,她就怎么喊。

大爹准备了六只鸡,把鸡绑好,放在地上,一个看上去像神婆巫师一类的老人坐在鸡旁边,盘着腿。

崔美青跪在鸡后边,前头是家里祖宗们的天地神位,都是红底黑字,太阳斜斜地从天井照进来,照到崔美青身上。

崔美青磕头,老人开始念词。

崔美青听不懂他在念什么,准确说,大家几乎都不知道他在念什么,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听懂一些。

他念得又快又急,吐出来的声音挤在一起,急促地向祖宗神灵请求庇佑。

庇佑这个即将离家远去的孩子吧,让她无病无灾,一切顺遂,光芒照进她的人生,自此每一条路都是坦途。

等老人念完,崔美青才抬起头。

走完这个仪式,老人拿走了一只鸡,剩下五只鸡,一只放生,一只送给村里其他长寿的老人,剩下的三只全杀了,炖成鸡汤端上了中午的餐桌。

来参加升学宴的长辈几乎每一个都掏钱给崔美青。

三舅和大爹掏得最多,一人掏了两千给崔美青。

老家的升学宴,崔美青一天收了一万块钱,几乎整个寨子的人都来大爹家凑热闹,沾喜气。

大人们指着崔美青和村里的孩子说:“看到没有,这个姐姐考上复旦大学,要去上海读书了,你们可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人家在上海读书,你在上海电子厂打工,丢人。”

因为着急回原市考科目三和科目四,崔美青并没有在老家待很久。

终于,经过差不多三个月的努力,在即将开学的前一个星期,崔美青考过了科目四,过一段时间就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