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章(1 / 2)

加入书签

崔美青大开眼界:还能这样写?

有意思,这不比丧尸有新意多了。

崔美青灵感大爆发,开始构造荒诞的未来地球景象。

周五回家,她还沉浸在自己的新书剧情构造里。

崔林院和李英婼这个时候已经商量好钱的用处了。

他们在城里租房子住了两个星期,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菜要买,水要买,什么都要花钱,生活成本太高了。他们在城里还没有认识的人,只能和隔壁租房的小年轻聊天。

崔林院觉得城里不自由,李英婼觉得城里太费钱,两人一致决定回村里。

但不能回老家那个村,那个村太偏了,民风彪悍,人情复杂,他们回去了钱肯定留不住。

所以,崔林院决定在原市城边买房子,买别人建好的自建房,还能买小块地,平时种种菜,如果有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个店面,开个小卖部。

李英婼觉得这个提议不错,那些小区楼太高了,她看着都害怕,实在不想住进去。

两人一拍即合。

崔林院在靠近原市的李家寨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房子是三层小楼房,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第一层有一间差不多十五平方米的店面,二层有个开阔的阳台。楼房旁边有主人家自己建的车库,一块小菜地,楼房前是一片平坦的空地。

房子建了没几年,样子还很时兴,外面的墙面屋顶最经典的蓝白配色。

因为楼房的位置是在李家寨的进口,所以旁边有一条水泥路,很多李家寨的村民进进出出都走这条路,所以主人家在一层开了个小卖部,生意还不错。

主人家姓李,他家是本地人,有其他房子在这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建中被拆了,换了一套一百多平的安置房和许多的钱,一家子都要搬到城里享福去了。这栋小楼房空出来,他们怕亲戚来要,怕村里人来占,所以决定直接把房子卖了。

崔林院和他周旋好几天,最终以二十五万的价格拿下了这栋房子。确定交易后,崔林院带着两个孩子来参观他们未来的家。

“怎么样,喜不喜欢?”崔林院问两个孩子。

崔志青觉得很不错,这楼房旁边只有三四户人家,不像茶厂的房子那样,紧紧挨在一起,臭水沟还从门前过,住起来拥挤、潮湿。

崔美青也很满意,楼房里面的布局很合理,房间宽敞。虽然墙面有点花,地板花色有点阴沉,但这都是可以重装的,不影响居住。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很繁琐的事情,打款、过户等等,不仅程序繁琐,而且过程漫长。

李英婼待不住,在旁边的饭店找了个打下手的工作,一个月工资才两千,但李英婼干得不亦乐乎,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崔美青和崔志青周末回家不用采茶了,但他们也没有熟悉玩伴了。

崔志青待不住,他在原市一中读书,在市里有同学,所以他总是出门,要么探索周边的世界,要么和同学一块压马路,到处跑,偶尔去网吧打游戏。

上辈子不一样,他现在快满十六岁了,比十三四的时候成熟了一点,身边的同学也比上辈子有分寸,所以他并没有沉迷网络游戏。

崔美青因此对他的这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只要不沉迷,人有点爱好很正常。

崔美青和妈妈、哥哥不一样,她很待得住,爸妈要是不叫她出门,她可以在家待到天昏地暗。她在家里吃饭的折叠桌上写小说,看小说,在自己的小红木床上睡觉,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时间过得飞快,崔美青和崔志青放寒假了,他们新居的房产证也办下来了。

崔林院、李英婼带着两个孩子去建材市场选建材。

崔林院打算重新装修,但不大修,毕竟房子还不算旧。

墙重新粉刷一下、地板重新铺一下、门换一下,厕所和厨房的瓷砖、柜子该更新的更新一下,其他的暂时就不用动了。

崔志青对房子重装没什么要求,所以选建材的只有三个人,三人吵得不可开交。

崔美青觉得崔林院的审美太糟糕了,选得地砖居然是砖红色的,这色铺家里,她睡都睡不着,像进了红砖墓一样。

李英婼也瞧不上崔林院选得地砖,花里胡哨的。

崔林院被母女俩嫌弃,自尊心大受打击,嘴特别硬,就是不肯换成其他颜色。

老板在一旁极力推销,这狗屎一样的颜色居然有人看得上,他都以为这批地板得砸手里。

可惜,崔林院拗不过母女俩,还是举白旗投降了。

结果崔美青和李英婼又吵起来了。

崔美青觉得简简单单的白色地板砖就很好,李英婼非要带点花纹的蓝白地板砖。

崔志青吹刘海,这有什么好吵的,不管什么颜色的地板都是踩在脚下的,妹妹和妈妈真奇怪。

最后,崔美青没拗过妈妈,投降了。妈妈唠叨的功力太强了,她甘拜下风。

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