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1 / 2)

加入书签

黛玉和紫薇都是很棒的小女孩,等她有了更深厚的文学功底,她一定要写一篇《红楼梦》的同人。

曹雪芹是富贵人家的落魄公子,他看不到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出路,封建主义抵不过历史发展的潮流,灵巧、宽厚、端庄、泼辣的女子们挣脱不出时代的巨流,如同历史车轮下被碾碎的花瓣,暗香残留,悲悲戚戚。

但崔美青是现代人,她知道时代如何发展,知道历史车轮将驶向哪里。

所以,写完短篇后,崔美青写新长篇小说《造反》的大纲。

穿越到清朝,不造反不是中国人。

虽然崔美青现在只能写写大纲,但她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用更真实辛辣的笔触写出“造反有理”。

在崔美青笔耕不辍时,今年的冬季运动会到了。

冬季运动会年年开,年年都差不多。

非要找不同,那就是今年的歌舞格外不同。

因为四川汶川地震刚刚过去,今年的歌舞不是《感恩的心》手势舞,就是《隐形的翅膀》齐舞,主打一个暖心、感人。

冬季运动会之后没多久期末考试就到了。

期末考试结束了,孩子们都回到寨子。

大人们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事做,每天就是砍柴或者外出打工。

崔林院今年没有外出打工,因为他听说青云镇有一块菜田要被卖出去了,接下来想从青云镇的当地人手里买到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姑娘的梦很可能是真的,他家或许真的有机会发财。

崔林院打算今年休息,打探打探消息。

杨思璇拉着寨子里的张梅、施成美这些大一点的女孩子开始策划歌唱晚会。

说来很有意思,茶厂里的很多人家其实和崔美青家一样是普通家庭,但不管哪家,基本上都有音响,杨思璇家甚至还有考拉ok的装置——两个话筒,以及和话筒连在一起的音响。

所以,她们只要说服大人,把话筒音响这些设备搬出来,把要唱的碟片找出来,歌唱比赛就真的可以举办了。

杨思璇的爸爸妈妈很支持姑娘的活动,他们不仅同意帮姑娘搬东西,还带着姑娘去音像店多买了一些碟片。

施成美的爸爸则是把灯光的事应了下来。

杨思璇兴冲冲地让寨子里的小孩到她那里报名唱歌和跳舞。当然,唱的歌要么自己有碟片,要么杨思璇那里有碟片,不然没有伴奏,只能清唱。

崔美青对跳舞没兴趣,但对唱歌有兴趣。

虽然她唱得不好听,但关系,她脸皮厚。

于是,崔美青报了一首林俊杰的《曹操》。

到了歌唱比赛开始的这天,大人把音响设施搬出来,在空地上插了两根木头,挂上电灯,连上电线,昏黄的灯亮了。

寨子里的小孩一共报了七个节目,有唱歌,有跳舞。为了表达歌唱比赛公正公平公开的理念,杨思璇请了寨子里没有小孩参赛的大人当评委,还写了七张小纸条,让大家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崔美青抽到了第二个上场。

大家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登场。

读初中的张梅找出了口红,给在场的所有小姑娘都染了嘴巴。

崔美青的头发长了一点,能披到肩上了,她让妈妈给她扎了两个冲天辫,兴冲冲地去唱歌场地。

大人们都抬着板凳坐在了舞台下面,音响正放着歌:“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杨思璇把歌关掉,打开话筒,“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第一届歌舞大赛,下面,有请我们的朱美丽、丁艳以及我给大家带来第一个舞蹈《日不落》。”

丁艳、朱美丽、杨思璇站上舞台,站成一个三角形的队形。

随着歌声响起,三个人蹦蹦跳跳地跳起了舞。

“我要借你日不落的夏天……”

说实话,她们跳得并不好,一会这个忘了动作,一会那个害羞站着不动,只有杨思璇全程在非常努力认真的跳舞,并记住了所有动作。

但没关系,这并不影响台下的人喝彩叫好。

崔美青坐在妈妈旁边磕瓜子,妈妈推了她一下:“你怎么不去跳。”

“我不会啊。”

“那别人怎么会,你看杨思璇跳得多好。”

“哎呀,我待会还要唱歌呢,都一样,都一样。”

“你要唱什么?”

“《三国》。”

“《三国》?什么是《三国》?”李英婼一头雾水,“你唱《桃花朵朵开》多好。”

崔美青不知道该怎么说,正好这个时候台上的人跳好舞了,她立刻大声喝彩,屏蔽了妈妈的话。

三个小姑娘害羞地离开舞台。

“好,感谢三个小美女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张梅拿着话筒走上舞台报幕,“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崔美青给我们带来《三国》。”

蒋正楷大叫拍掌:“好!欢迎欢迎。”

崔美青挥着手从台下走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