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章(1 / 2)

加入书签

悄悄听明白了他们吵架的内容后,崔美青捂脸。

怪不得上辈子他家穷成这样。

就她爸这朝令夕改的劲, 财神爷到家,他都能把财神爷推出去。

也不知道这次谁能吵赢。

崔美青已经佛了,她现在已经没有了重生时的雄心壮志, 穷就穷吧,她还有自己呢, 大不了靠她自己改变命运。

到了星期天,崔美青在青云镇钻来钻去。

青云镇现在还没有专门卖杂志的店,但是它有精品店。

精品店,时代回忆。

在无印良品等日用品连锁店铺在中国崛起前,随处可见的精品店占据了女生日用品店的半壁江山。

精品店里有各种生日礼物,比如水晶球,塑料雕塑,还有国产版的各种动漫制品。

还有五彩缤纷的彩纸、各式各样的女生首饰、手表、橡皮筋……

进入精品店,就是进入了女生的百宝箱。

而精品店东西的好坏,没有连锁店总部的统一调配,只有老板精选,好不好看,全看老板的品味。

而正巧,青云镇精品店的老板是一个很懂的人,他把精品店装饰的亮晶晶的,香香的,除了各种便宜的女生饰品,还有女生喜欢的小说杂志。

看到那一本本花花绿绿,极具时代特色的人物封面和字体时,崔美青差点流眼泪。

太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崔美青迫不及待地翻开放在最上面的《花火》。

2023年《花火》已经停刊了,但在2006年,它还是一个刚刚成立没多久的杂志社,内容以青春小说为主,友情和爱情是《花火》的主题。

崔美青看了一两篇里面的小说,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淡淡的晕。

原来这就是青春疼痛文学。

没想到她还没进入青春期呢,就可以重回青春期了。

小说倒也不是写得不好,文笔流畅,剧情转换十分顺滑,只是太中二,太文青了,带着一些文学上的时代特点。

崔美青高中的时候才读郭敬明、韩寒和大冰的书,那个时候她其实有些困惑,这种有些神神叨叨的文风为什么能够爆火。

现在看杂志社的文风,她发现,这些人的书能够脱颖而出,是有一点时代因素在里面的。

中二、装、青春叛逆以及文青叹气,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学符号。

当然,《花火》的小说没有那么“叛逆”,只是文青味重了一点,有些剧情写得像散文,有很多虚无缥缈的比喻令人摸不着头脑。

小说的其他部分都还好,剧情、人设都很青春,就算男女主最后读了大学各奔东西,都带着一种美好的感觉,充满了希望。

崔美青在脑子里构思了一下,发现自己可以写出这样的剧情,但写不出这样的感觉,这种青春遗憾,青春无敌的感觉,很难琢磨。

就像有人描写青春期的蝉,写得是它短促的鸣叫,它蛰伏许多春秋后的一朝热闹,而崔美青描写青春期的蝉,只能想起掉到地上已经成熟的知了果和香喷喷的油炸知了。

崔美青翻到《花火》的最后面,编辑部正在征稿,征稿内容分了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负责的编辑,上面写了编辑的笔名、□□号、电话号码,还有《花火》编辑部的地址、邮编。

崔美青蹲在精品店的角落,手撑着头。再看看吧,她现在写的小说调性和花火不太合。

她翻开其他的杂志。

《男生女生》,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的杂志,封面上有强推小说的名字。

崔美青翻开看了两篇,她十分惊喜的发现,这本杂志收的居然是悬疑、恐怖类的短篇小说,字数在5000——12000字之间。

翻到最后,这个杂志社的编辑部也在收稿。

崔美青悄悄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把编辑的名字、联系方式、□□号、邮箱、地址都记下来,并简单记了一下征稿的要求。

精品店的老板在收银台咳了咳。

崔美青心虚地把《男生女生》放回货架。

咳咳,她这不是没钱嘛。

按照她上辈子的生活轨迹,她一年级零花钱应该从五块钱涨到十块钱了。

但这辈子家里要攒钱买地,她的零花钱还是五块。

五块,她坐班车要花一块钱,回家的时候买面包和海带丝要一块五块钱,算下来她现在一个星期才能花两块五钱。

两块五要买作业本、铅笔、橡皮擦,还有她写小说的笔记本,每个星期都得计划着怎么花才能不把钱花完。

虽然她的零花钱花完了,老哥不会看着她走路回家,没有面包吃,但她也不好意思老是花哥哥的钱。

所以,在精品店待了一个下午的崔美青厚着脸皮把杂志放回货架,在精品店老板的注视下抬头挺胸,步伐稳重的走出精品店。

回到学校的崔美青开始计划写什么短篇小说。

她手上的无限流小说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