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大人,他们或许没有远见、犹豫不决、没有文化、粗鲁,但他们肯定是发育完全的,有大人的体格和力气。

崔美青很害怕,她第一次真正正视自己重生后弱小的身躯,身躯的弱小让她的身心跟着脆弱起来。

她眼睛眨巴一下,眼泪掉下来了。

她没有发出声音,没有怒斥两个大人,她的眼泪是最有力的武器。

两个大人终于冷静下来,愤怒的野兽蛰伏到他们对孩子的慈爱之心之下。

李英婼把刀放回厨房,她觉得额头有点湿,她摸了一把,发现自己流汗了。

再抹一把脸颊,她不仅流汗,还流泪了。

争吵结束了,但问题还没解决。第二天去茶地采茶,两个大人之间还是充满火药味。

两人僵持不下时,崔林院想起咨询两个孩子的意见。

崔志青对此的态度是无所谓,你们爱咋样咋样,钱不是他挣的,决定做好了,事也不是他去做。

这一切跟他没关系。

姑娘还小,崔林院说这件事的时候没打算听取她的意见。

但崔美青表情很严肃,她问:“我们要回老家吗?那我和哥哥是不是要转学?”

崔林院愕然:“当然不回去了,老家挣不到钱,回去了我们吃什么喝什么,你们在这里读书读的好好的,干嘛要回老家读书。”

老家的小学可没有青云镇中心小学的条件好。

崔美青迷茫:“不回去干嘛要开发茶地?”

“那爸妈有一天会老啊,”崔林院笑起来,“我们总不能打一辈子工,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崔美青撇嘴:“那我们在这边安家不是挺好的,听妈妈的,买地。老家的山一座连着一座,离医院那么远,班车一天只有两趟,什么玩的都没有,你们老了回去那边待得住吗?再说了,好的地方不住,干嘛非要去偏僻的地方安家。”

“啊?”

其他三人呆若木鸡。

崔志青:这是我妹?

崔林院:这是我姑娘?

李英婼:姑娘说得真好!

崔美青表情淡然,肉肉的脸带着不易察觉的沧桑。

非要她说,她就说呗。

她上辈子就很不理解,爸爸如果想回老家,那为什么不早点回,在老家扎根,干好家里的活计。

他们一家在外面遭了难灰溜溜回去,被之前闹翻的叔叔家欺负,妈妈还得扯着嗓子到别人家里吵架。

她那个叔叔家就是赖浆包爬脚背,毒不死人恶心人,占她家地就算了,还砍她家的茶树和芭蕉。

气得妈妈饭都不吃,冲到她家吵架,还吵不过。

爸爸腿养好了在村里待不住,非要出去打工,知道这件事赶不回来,只能在家乡群里无能狂怒。

崔美青回来的时候,妈妈又拉着她不让她去吵架。

这叫什么事啊。

崔美青肚子里的气硬是从上辈子憋到这辈子,现在终于忍不住了。

儿童节

崔林院被姑娘说懵了, 好半天没说话。

但他没那么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当天晚上他给大哥打电话,又给其他兄弟打电话,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经过深思熟虑, 他终于下定决心买地。

揣着一万块钱,他去找青云镇的人谈买地的事, 一张桌子上坐着四五个大男人,死命喝。

喝到最后大家都醉醺醺了,一直没松口的鱼塘主人含含糊糊地说:“兄弟, 我这地交给你,我放心。以后你要养鱼啥的, 尽管来找我,我有经验。”

崔林院松了口气, 他抬起酒杯敬人,满脸通红,说话忽高忽低:“谢了兄弟。”

第一亩地就这样买下来了,花了八千,剩下的两千买了一百平方米。

地在离城镇差不多两公里远的位置, 是一片鱼塘, 周围都是鱼塘。

这片鱼塘已经很久没人管了,散发着一股死气,鱼塘周围长满了草。

崔林院带着几个朋友把水放干, 除掉周围的草,忙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终于把鱼塘清理干净了。

帮忙的兄弟问他:“你这是要养鱼吗?怕是养不得吃吧, 现在鱼价格不行。”

崔林院笑笑:“害,先养着呗, 说不定以后鱼就带我飞黄腾达了呢。”

杨志刚听了这话,悄悄和其他兄弟说:“我看老崔是神了,一万块钱,买个摩托车不是更好,买一块鱼塘,怎么想的?”

崔林院当然知道有人会说他傻,他也觉得自己魔怔了,还真信了婆娘和姑娘说得话。这一片都是鱼塘,以后要是没被征地,连房子都盖不了,白白砸钱进去。

回到家里的崔林院拿着土地证,天天唉声叹气,心里说不出的后悔。

这段时间春茶结束,他们要给茶树追肥,一袋一袋的肥料往地里撒。

施肥要挖地、扔肥料、埋肥料,是个非常累人的活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