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大罗天阙.盐宝一抄(1 / 2)

加入书签

瞧见没有?

人家说的是,得先让他发大财了,才给神仙塑金身。

要是没发大财,或是发的财他觉得不够大,自然就不用还愿了。

可神仙要有那个功夫,自己施法塑个金身不行么?

除了毫无保留的祖先崇拜之外,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讨价还价式的信仰模式,也的确算是华夏独有的特色了。

所以说华夏的神仙,其实混的挺悲催的,没有外国的上帝待遇好。

这也是外国上帝的教义,为什么很难在华夏真正传播开来的主要原因……你老让信徒无私的奉献,谁特么理你啊?

华夏人民习惯于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你看外国发个大洪水,外国人民还得等着上帝造个方舟,在水上干飘着等水退,可是在华夏?

天漏了?

不好意思,女娲烧了石头上去糊住了。

发大洪水了?

不好意思,大禹带着大家伙挖沟,给疏通好了。

大洪水:p,老纸不要面子的啊?

这帮苦水村的杨氏村民,之前知道了白玉琦是神仙。

却只贡献给白玉琦1点信仰,差不多就相当于:“嗷!神仙!好神奇!然后呢?”的意思。

白玉琦是神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看看热闹也就得了呗。

而白玉琦同意收下他们之后,就相当于跟神仙成了自己人。

而跟神仙成了自己人那肯定有好处啊,有好处当然得虔诚点多贡献点信仰不是?要不神仙不带咱们玩了怎么办?

也是因为村民再度贡献信仰,让白玉琦发现了原来一个人不止可以给自己贡献一次信仰,也不止贡献1点信仰。

也就是说,只要他能做出什么对他们有好处的事,他们就会贡献一波信仰出来,而根据得到的好处大小,贡献的信仰多寡也不一样……e~很公平!

“行了行了,都起来吧!”

被多出来的一千多点信仰,给弄愣住了的白玉琦回过神来。

发现村民们还跪在地上梆梆磕头,只好板脸道:“赶紧干活!”

“是是是!”

老村正一骨碌爬起来,那叫一个干劲十足的指挥着村民继续制盐。

而村民们也一个个都跟卖命一样使劲的折腾,就为了在神仙大老爷面前好好表现,以后成仙的时候好带上自己。

白玉琦翻了个白眼,本来只是想改善一下,自己未来要借住一段时间的杨赵氏家的生活条件。

这下可好,他反而要养活苦水村这拖家带口的一百多号人了……为毛觉得有点亏呢?莫名有种被人占了便宜的感jio~

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村民们,想起之前杨铁牛所说的,盐可以直接在坊市当钱用的说辞,白玉琦突然冒出个念头来。

1合盐(130g)=1匹绢=1斗粮=3200枚开元通宝。

而盐虽然可以直接用来以物易物,但是因为价值太高不好使用,只能用来购买大宗物品……在路边吃碗馎饦,总不可能掏出坨盐块来,敲下一丁点来付账吧?

敲多少是个问题,人家愿不愿意收也是个问题。

所以实际上,还是得先把盐拿去换成钱或绢帛,再拿去买东西。

但问题是,唐初虽然不实行盐铁专卖。

可在强大起来之前,白玉琦不打算过早的暴露自己这个“神仙”的存在。

大批食盐突然流入正处于盐荒状态的市场,必然会引起大唐官府和各方民间势力的注意。

所以打算明天带着盐去蓝田县买买买,换点好东西回来改善生活的计划,就有点行不通了。

无论是换成开元通宝还是换成绢帛,都太过引人注意……一合盐有多少?双手合拢一捧而已,所以叫“一合”。

可就是这么一捧盐,却能换3200枚开元通宝,而这种铜钱每10文重一两,唐代一斤是660克左右,一斤十六两。

也就是说一两=4125克,一枚1文钱的开元通宝重4125克左右,3200枚就是66公斤重!

他们肯定不可能只带一捧盐出去买东西吧?

提一麻袋盐去跟人换成钱,估计能拖回来好几车铜钱,换成绢帛体积更大!

而且,白玉琦觉得扛一卷丝绸或者麻布去买东西太不靠谱了。

看中了什么东西,就豪迈的呲啦一声,撕下一根两根手指宽的布条来付账。

听上去很奇葩?可在古代还真就是这么干的!

现代人还别觉得好好的丝绸或者麻布撕碎了太浪费,不然你以为煮盐布的布条是哪里来的?

所以为了既不引起大唐官府和民间势力的注意,又能方便的直接使用盐来付账。

白玉琦琢磨着是不是把提炼出来的这些盐,弄成标准统一的小份,也就是“盐币”。

可能是因为具有了数据化的属性,高达15点的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