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7章 遗老遗少(1 / 4)

加入书签

大汉七年的腊月,楚风发行国债筹集到了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军费,后方的粮食、枪械、被服、罐头、弹药,通过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水系,通过东海、黄海、渤海海路,源源不断的运向前方。

驻扎开封附近地域的金刚、毒蛇、断刃三军兵分三路,一出风陵渡叩潼关,一北上山西,一沿汉水北上汉中;四川第二军山地部队于风雪中越秦岭,这些巴山蜀水间成长、钓鱼城坚守的儿郎们,带着四川人民的复仇怒火,出剑门进关中。此四路大军十六万兵马,日夜不停,一时间关中各地一日三惊,蒙元的统治摇摇欲坠。

关中、山陕战火两天,江南的临安却是难得的静谧,冬季的杭州湾依然船影翩翩。

临安新城东南,西湖北岸栖霞山脚,距离岳王庙不远的地方,新落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宅院,红墙翠瓦、亭台池沼布置得别具匠心,颇有一番江南园林那种具体而微的美感。

“诸君请看,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九曲回廊中,赵孟頫兴致勃勃的引着客人们参观,只见他推开一扇朱漆雕花的窗子,栖霞山顶上那层晶莹剔透的白雪就历历在目了。

栖与西同音,正是一语双关、恰到好处,陆秀夫长笑着捋了捋颔下乌黑的胡须,连连点头道:“甚好。既已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赵兄何不把‘门泊东吴万里船’向在下等指示分明?”

赵孟頫闻言一怔,忽地大笑起来:“果然瞒不过你陆夫子,诸位走这边,请看!”

往前疾趋几步,赵孟頫伸手在圆扇宫门上轻轻一推,霍然洞开,鹅卵石铺就的花径通向小小的水池,池边青石打成的石舫玲珑可爱,正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赵孟頫和陆秀夫,一位江南才子领袖,一位儒门宗匠大师,同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故宋帝师、礼部侍郎邓光荐的心情,则远没有两位老友那么好:

故宋末帝赵昺在琉球完成了小学学业,正好大汉帝国收复了江南,汉军高歌猛进开始了北伐,大汉从琉球迁都临安。临安,是赵昺、故宋杨太后等人的故乡,于是这些漂泊海上、历尽艰辛的人们也想搬回来居住。

不过,故宋的皇宫是回不去了,那儿已经成为了博物馆,开放供所有公民参观,杨太后便托小叔赵孟頫寻一块地买下来,起造宅院居住。

这不,宅院已经落成,赵孟頫便带着一干人等参观,将来这里就将是赵昺和杨太后的居处,毫无疑问,一直陪伴在赵昺身边的邓光荐和陆秀夫也将住在这里。

赵孟頫这位胸中有大丘壑的才子亲自设计、监造,宅院的面积虽然不大,却十分精致华美,据说起造宅院的工匠就是替楚风建造新汉皇宫的同一拨,赵筠很满意他们的施工质量,所以又介绍给了堂兄弟赵孟頫。

这,都没什么,不好的是这宅子的布置,不仅仅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还有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什么云横秦岭今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全都是天南海北、这如画江山的著名景致!

山川如此,情何以堪!邓光荐不明白赵孟頫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难道他还存着个恢复大宋山河的志气?

邓光荐心头毕剥一跳,浑身的血液一热,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赵孟頫和赵筠的亲缘关系更近,便是大汉帝国的继承人、第二皇后王敏儿所生的小太子,也是叫赵孟頫一声舅舅!他似乎没有必要帮着大宋复国——哪怕大宋的亲王,也不一定赶得上大汉的国舅呢,可别忘了秀王赵与檡的遭遇!

所以邓光荐出言试探道:“孟頫贤弟设计的这座宅院,正是匠心独运,将天下山川景致包络其中,固然是好;不过如今大汉立国,咱们故宋的遗老遗少正是身居嫌疑之地,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贤弟将这故国山川纳于此间,怕是有心人要说你志图恢复呢!”

赵孟頫一笑,邓光荐完全会错了意,这里固然是将大江南北的故宋山河纳于其中,不过并非志图恢复,而是相反。

“非也非也,”他摇着头,牵住侄儿赵昺的手,拉他到石舫中坐下,问道:“此石舫与木船有什么区别,你可知道?”

刚刚从新汉皇宫中回来,赵昺到这新落成的宅院参观一下未来的居处,只见楼台水榭都十分精致,不输于皇宫大内,心下自是欢喜。此时正是少年人心性,闻言想也不想便答道:“木船会动,这石舫却停在岸边不能动。”

“对,说得对。”

赵孟頫手指不远处的栖霞山,山腰一座飞檐斗拱的建筑有翼然入云之势,此时隆冬,饶是杭州湾地气温暖出外也冻得够呛,却见那建筑前面一道石阶,上上下下的百姓往来如织,人人手提香花、宝烛、纸钱、檀香,竟是人头攒动、门庭若市。

“赵昺吾侄,可知那又是什么?”

赵昺虽早年离开临安,但这座全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建筑,他还是非常清楚的,闻言肃然起敬,正色道:“此是先帝高宗时候的武昌开国公、加赠鄂王精忠岳武穆之坟,天下尽人皆知,叔叔何有此问?”

“这便是了!”赵孟頫遥指岳王庙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