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5章 民族融合新政策(2 / 3)

加入书签

而各地遵令施行,汉军不同旧军,而豪杰争先投效,百姓嬴粮而影从者,惟皇帝高擎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已。天下人有疑我之心,则大好形势必不复存……”

楚风拿着这份奏折,微笑道:“能让七位部长中的五位联名具折,自大汉龙兴以来,可是难得的很呐!”

七名部长,惟有赵筠和王大海没有具名,这不难想到,一位本身就是皇后,一位身为国丈,避后宫争宠的嫌疑罢了。

而剩下的五位部长,齐刷刷的把名字列在了奏折上。

被皇帝的目光扫过,匠户系的曲海镜、张广甫眼神当中,有点不好意思的躲躲闪闪,侯德富侧身挡住别人的视线,偷偷指了指文天祥。而故宋状元郎文天祥,和他的朋友郑思肖两位,正襟危坐神色凛然,显然做了犯言直谏的打算。

楚风看出来了,侯德富是被即将成为他老丈人的文天祥逼得没法签了字,但他的态度,显然认为这个折子无可无不可,取中立态度;曲海镜和张广甫态度的闪烁,并非认为这折子内容不妥,而是为这次没能够站到皇帝一边才有些歉意,道义上,他们自认为是正确的;文天祥、郑思肖则是这场风波的主力。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楚风对文天祥说:“文部长,我记得在三个月前,你还积极支持以华变夷的政策。”

这、这,皇帝把娶胡女上升到以华变夷的高度,文天祥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沉吟半晌才道:“历代帝王,娶胡女者殊无明君,皇帝若是宫闱乏人,我大汉境内千娇百媚,就算到民间选妃,不怕没有颜色超过那胡女的。”

呵呵,文大君子居然也谈起美女容色,倒是有趣!楚风笑道:“时移世易,我大汉政策既然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皇帝自该以身作则,岂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皇帝点灯?”

“皇上此言差矣!”郑思肖疾言厉色,摆出副死谏的强硬态度:“皇帝娶胡女,殊无天家颜面,损我大汉威严!将来史家班班铁笔,百年后吾皇必定悔不当初!”

楚风的眉头忽然就皱了起来,自人类进入父系社会,民族都是以父系血统传递,谁的父亲是哪族,谁就是哪族人,全世界文明民族中惟有犹太人数千年颠沛流离,男子被杀女子被辱,所以屈辱无奈的选择以母系传承,要是罗马士兵上了犹太女人生下个小孩,他算犹太人。

比如康熙大辫子的老娘是汉人,试问康熙属满人呢,还是属汉人?后世有些“史学家”说他半满半汉,这些个脑残千万别穿越回那所谓的康乾盛世,否则啊,一定被康大辫子弄成个文字狱,砍了脑袋当夜壶用——人家可不承认那一半的汉人血统!

所以把异族的美女弄了来,是挺光荣挺了不起的好事啊!近几百年,咱们华夏老是被别人民族融合,咱就不能去融合别人一把?

楚风盯着郑思肖问:“汉文景、唐太宗,算不算明君?”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当然都是明君。”

“明君,明君可以把汉家女儿送给匈奴和亲,我如何就不能娶蒙古女子?”楚风又好气又好笑的反问道:“是像历代搞和亲的皇帝那样,把公主或者民间美女送到漠北的毡房中去,这样有颜面呢,还是我布汉威于四方,将各族女子娶到大汉来更有颜面?”

郑思肖张口结舌不能回答,文天祥点点头:“唐太宗、汉文景将汉女送到苦寒之地,皇帝却能将蒙古汗王公主娶回大汉,则皇上所为,更长我大汉之气,灭那蒙古的威风,只是……”

“只是什么?”

文天祥和郑思肖对视一眼,各自都有点不好开口,毕竟接下来说的事情从道义上讲,非人臣应该谈论,从帝王心术看,也挺招忌讳的。

“侯德富,你来说说,为什么反对我娶蒙古公主?”楚风点名提问,免得列位臣工你看我我看你的。

呵呵,侯德富干笑两声,“皇上的家事,为臣子的本不该管,只是皇上家事就是天下公事,臣等又不得不管。便是皇上现在并无太子,那蒙古公主万一生下男孩……”

文天祥赞赏的看了看侯德富,心说到底还是他和皇上结识得早,是最早的从龙之臣,顾忌也小许多,这话也说得好,皇上的家事,不就是天下的公事嘛!嗯,看来柳娘的眼光倒是不错,两个孩子也老大不小了……

“你们、你们担心生下位带着蒙古血统的太子?”楚风惊讶的看着列位臣子,得到一个个肯定的回复。

完全没必要嘛!大汉今后的道路,将会朝君主立宪制发展,皇帝本身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事实上楚风之所以要保持强权,更多的是出于强力推进改革的必要,和战争时期集中一切力量对付蒙元敌人的需要。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尽力将科学知识传授出去,以形成自发的研究力量,避免处处依赖自己;将政治军事经济权力分散,形成稳固的政治集团;立法保障公民权,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为将来,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后走向新的政治阶段在做准备。

但这些打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