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五:尼布楚运河(1 / 2)
不过对于这些大事,相信对世界形势了如指掌的皇帝陛下应该早有安排了,孙秀宁想了想便不再纠缠此事了,在城墙上眺望了一番后便回去了。
次日,在补充了淡水、粮草、煤炭后,冰船再次出发了,这一次,船队要沿着里海沿岸的冰面开往阿斯特拉罕,然后沿着阿斯特拉罕去阿提拉河东岸的察里津,接着通过运河进入到顿河,最后抵达黑海的新天津港。
闲话少说,船队沿着里海沿岸冰面疾驰,在里海的冰面上,冰船开起来速度就比弯曲的河道快得多,五日便抵达了五百里开外的阿斯特拉罕,每日可行百里。
其实到了眼下这光景,里海海面的冰层随时有破裂的风险,不过大夏国的冰船可不完全是旱船,它在冰层融化后还能当做帆船使用,到了阿特劳后,为了避免遇到冰层提前融化的情况,船只也携带了一些煤炭,因为船上也安装了蒸汽机,可以在海水里慢速行进。
看着在前面拉着冰船疾驰的挽马,孙秀宁突然想到一事,此事应该问阿特劳船坊的总管的,可是他忘记了。
那是大夏国准备上马的一种新机器,用蒸汽机带动,用铁链条带着铁轮子转动,陛下称呼它为“履带”,听说已经在瀚海大学试制成功了,并在黑龙江、石勒喀河、因果达河、色楞格河以及贝加尔湖的冰面上试验过,它能带着船只在冰面上快速行动,公布已经派了技术员来到临潢府指导当地的工匠生产这种履带,并运到了阿特劳船场,也不知具体情况怎样。
“有了这种机器,倒是可以将挽马解放出来,挽马每隔二十里就要歇息,还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还在沿途留下大量的粪便,实在有碍观瞻,若是用上这履带机器,无非是在沿途设置一些储存煤炭和淡水的补给点就行了,以大夏国的水平,自然无须二十里就要设置这样的站点,最少也是百里以上”
“那样的话,就能将大夏国的驿站系统完美地与履带机器配合起来”
“听钦察省的岳镇邦将军说,陛下准备将这种机器用在火炮上,一种可以自行行走,带有火炮的可怕机器,有了这样的机器,大炮就可以大大方方抵近到敌人眼皮子底下进行轰击,不过眼下这还是一个愿景,先在冰船上用好就不错了,以大夏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还需要这个能够自行行走的大炮吗?”
又过了十日,船队抵达了察里津,这个带有明显俄罗斯风格的名字大夏国依旧沿用了,此时的察里津在阿提拉河(伏尔加河)的东岸,西岸还是俄罗斯人的领土,由于临近敌境,这里设置有一个步骑各半的混成旅。
经过被命名为“尼布楚”的运河之后,船队终于进入了顿河,这以下的顿河河面都属于大夏国的疆域,船队依旧畅行无阻。
就在冰船在运河上行驶时,在运河的岸上,大夏的驰道上,同样奔驰着一队骑兵,到了这里,骑兵自然换成了察里津的,不过骑兵已经由先前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营。
因为在眼下,大夏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暂时是顿河-运河-阿提拉河,在察里津的对面,俄罗斯人也修建了一座大城堡,并在那里驻扎了重兵,首领正是以前的喀山鞑靼人头目阿明。
在运河的北岸,也有一队骑兵在跑着。
他们人数比南岸的骑兵少一些,不过一色的羊皮大衣,高筒帽子,锃亮的恰西克马刀显示了他们的身份。
哥萨克。
一队原本在顿河下游的哥萨克,在顿河以西、以南的土地被大夏人拿走后不愿意接受大夏人的统治,又不愿回到第聂伯河以西哥萨克的国土乌克兰,于是就只能迁到了东正教、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沙俄帝国。
对于这样的情况,沙皇自然欢喜还来不及,当这些哥萨克来到顿河以东的俄罗斯领土后,沙皇将库尔斯克-沃罗涅什以南的土地全部划给他们当做牧场。
十年过去之后,阿明收容了大量对大夏人、土尔扈特人心怀不满的突厥语系的牧民,加上从明斯克逃过来的大量波兰农奴,如今在他管辖的土地上,有接近两万户的牧民,以及几乎同等数目的农户,对于这些农户,沙皇将他们全部封给了阿明,并封他为别尔哥德罗波雅尔、督军。
四万户人家,大约二十万人口,其中精壮五万人,这就是阿明的实力,当然了,对面的大夏国出动一个军团就不是阿明所能抗衡的,但在这片面积大约有十个尼布楚大草原大的土地上,阿明组建起了一万五千军队,其中骑兵一万,有火绳枪的步军五千,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以前说过,占据着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土地的原哥萨克贵族拉辛兄弟在大夏与俄罗斯的战争结束后最后还是加入到沙俄帝国,但他们回到顿河以北后却没了以前的风光,他们还要听从阿明的指挥。
不过阿明也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这是沙皇施行的平衡之计,故此,他没有在别尔哥德罗居住,而是住在了察里津对面的伏尔加斯克,阿明还将女儿嫁给了拉辛兄弟里的老大罗尔,并让罗尔统领沃罗涅什、伏尔加斯克之间所有的骑兵,如此一来,罗尔干脆离开了别尔哥德罗,住到了他岳父阿明的伏尔加斯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