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7章 崇祯皇帝的禅让诏书 (2)(1 / 4)

加入书签

(1057)

秦王府的紫宸殿里面,所有的朝廷高级官员,虎贲军各个军团的高级指挥官,还有地方各级官府的代表,以及虎贲军方面派来的特使,都全部集中在这里了。此时此刻的紫宸殿,显得格外的安静。每个人的呼吸声,似乎都可以清晰的闻到。

宽敞的大殿里面,每个人的脸色,都有所不同。虎贲军方面的人,自然是高昂着头,面带微笑。他们是胜利者,有足够的资格,在这个时候,享受胜利的喜悦。相反的,朝廷的人,就显得神色黯淡了。他们都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朝廷官员,都是那么沮丧的。最起码,在曹化淳看来,这就是一种解脱。以这样的方式,和平的解决纷争,的确是最好不过了。曹化淳从内心里感谢张准,感谢崇祯。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张准,还是崇祯,都选择了不流血的解决方式。如果双方真的打起来,关中,只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和曹化淳有这样心思的人,其实很有很多。特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等三大营的官兵。他们不需要和虎贲军作战,就等于是保存了自己的性命。在朝廷投降以后,他们就可以回去自己的家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

“吱吱嘎嘎!”

紫宸殿的侧门,被悄悄的打开。

崇祯皇帝慢慢的从里面出来。

他的神色,还算镇静。

既然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崇祯皇帝也就没有选择了。宣读禅让诏书,只是程序的第一步。在宣读了诏书以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过,相对而言,宣读诏书还是最重要的。

打开的侧门,带来了凛冽的寒风,让紫宸殿里面的每个人,都精神为之一振。有零散的雪花,被大风吹着刮进来,在地上不断的打滚。崇祯皇帝矗立在风中,面无表情。寒风不断的吹打着他的脸庞,将他的脸颊吹得通红通红的,可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察觉。或许,只有这凛冽的寒风,才能让他保持清醒状态吧!

在崇祯皇帝的面前,老太监王承恩,手托禅让诏书,准备宣读。这份薄薄的诏书,在他的手上,就好像有万钧之重。他本来年纪就很大了,身体已经严重的佝偻。这时候精神受到打击,身体越发的显得佝偻了。周围的人,都免不了有些担心,不知道王承恩到底有没有力气,将诏书全部宣读完毕。

幸好,王承恩在佝偻了一阵子以后,还是慢慢的展开诏书,语调低沉的宣读起来了。尽管是禅让退位的诏书,在场的朝廷官员,也必须下跪迎接。只有虎贲军的官员,一直站着。另外一个站着的人,就是崇祯皇帝自己。

“奉天承运,皇帝赦曰……”

王承恩的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微弱。不过,紫宸殿里面,显得格外的安静,他的声音,自然是清楚的听到了。呼啸的风雪,似乎也有所默契,在诏书开始宣读的时候,就慢慢的停止了。最后,天地间肃静一片,只有王承恩苍老的声音在回响。

诏书的内容,相当的长,王承恩念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中间,他还停顿了好几次,以便积蓄足够的精力。同时,也是让听诏书的人,有足够的时间来回味。其实,诏书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崇祯皇帝自认为已经不能胜任皇帝的位置,决定将皇位禅让给虎贲军大都督张准。

换言之,就是大明帝国,到此为止了。从今以后,大明帝国就不存在了。所有和大明帝国有关的一切,都要割裂了。具体的例子,就是在诏书宣读以后,原来朝廷控制之下的所有势力和人员,都应该尽快的向虎贲军投降。

“……服此隆恩。”

“……赦命。”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王承恩微微顿了顿,才艰难的读出诏书的最后一部分。

“谢主隆恩!”

朝廷官员齐声低呼,然后缓缓的站起来。

禅让诏书宣读完毕,在场的所有人,感觉都轻松了不少。虎贲军方面,自然是感觉尘埃落定,再也没有别的意外可能发生。至于朝廷方面,包括杨嗣昌在内,都算是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以后,他们再也不需要为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操心了。

朝廷,灭亡了。

崇祯纪元,结束了。

从明年正月一日开始,就是夏武元年。

张准原来提议,新帝国的名字,就叫做虎贲帝国,可是后来,反对的人太多,只好作罢。最后,虎贲军大都督府政务部,专门组织了一次国号评选活动。最终,国号定为华夏帝国。张准是第一任皇帝,年号夏武。华夏帝国的首都,初步确定在青岛。

定都青岛,完全是因为平衡的需要。无论是洛阳还是北京,还有南京,都有大量的支持者。他们为了定都的问题,争执不下。政务部组织了几次的调查,都没有一个城市获得超半数的选票。最后,决定权只好交到张准的手里。

沉吟片刻以后,张准干脆选择青岛作为新帝国的首都。这是一座完全白纸的城市,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张准有信心,可以将青岛建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