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来自辽东军团的特殊见面礼 【求月票(2 / 5)
没了。
黄得功负责镇守松山堡,乃是虎贲军接管辽东的第一步,他和张准的协调,非常的重要。因此,简单的寒暄过后,黄得功就大声的说道:“都督大人请下船,下官已经在松山堡备好宴席,恭候都督大人的到来。”
张准点点头,温和的说道:“黄总兵,唐总兵,请前面带路。”
一行人下船来,骑马向松山堡缓缓的进发。
道路的两边,都有虎贲军士兵和明军士兵,联合警戒。张准眼神的余光,时不时的落在这些明军的身上。相对内地的明军而言,辽东明军士兵倒是盔甲鲜明的,看起来精神面貌都还不错。至少,他们看起来像是真正的战斗部队,而不是一群拿起武器,穿起军服,没有纪律,没有训练的农民。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明末的时候,明军的装备很差,其实不然。装备是否良好,要看所属的地域,要看朝廷是否重视。比如说,辽东的明军,各色装备就绝对不差。
辽东明军的历任主帅,固然有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们也不敢太过分。因为辽东一旦出事,他们肯定是杀头抄家的下场。因此,必要的装备武器等,配备得还是非常充足的。士兵的粮饷,也能准时的发放。
张准看到的明军,装备的都是飞鸟铳,迅雷铳,三眼铳等比较先进的武器,盔甲也是清一色的齐腰甲,部分士兵甚至还有性能更加良好的罩甲。至于军官,则是清一色的护心甲。这样的装备,在内地的明军,只有少部分人配备。
好像黄得功、唐通这样的总兵官,几乎是一片片的鱼鳞甲,将全身上下都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这样的盔甲,可以有效的防止鞑子的箭镞杀伤。问题是,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披戴着这样的盔甲,的确是一件相当煎熬的事情。张准很担心,黄得功和唐通两个,会不会被热得突然昏厥过去。
这样的装备,相对于内地的明军而言,的确是精良太多了。依靠这么精良的装备,都无法打败鞑子,那完全不是装备上的问题,而是人品的问题了。说到人品的问题,话题就扯远了。
“请!”
“请!”
一行人互相邀请着,很快就进入了松山堡。
因为鞑子的威胁,明军在辽东的主要策略,就是广修碉堡。只要是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都毫不犹豫的竖起一个碉堡来。从孙承宗的年代开始,到熊廷弼,到袁崇焕,到后来的各个主帅,执行的都是这样的策略。大量的钱粮砸下去,无数大大小小的碉堡竖起来。
曾经有人统计过,在辽东,大大小小的碉堡,数量超过一万个。这些碉堡,大的能驻扎几千人,如松山堡、大凌河堡、塔山堡,小的只能驻扎几百人。遍地的大大小小的碉堡,的确有效的阻碍了鞑子骑兵的机动,加强了辽东前线的防御。
但是,这些碉堡的存在,也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耗费。碉堡是需要维修费用的,不是建完了就没事了。碉堡是需要配备武器的,佛郎机火炮配备不了,碗口铳、虎蹲炮之类的武器,总是要配备的吧。别看这些武器单个不是很值钱,数量多了,那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比如说,当年修建松山堡,就至少耗费了十几万两银子,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堪堪完工。配备大炮又用了几万两的银子。此后,松山堡又屡屡的修缮,每年又得耗费不少的银子。再说,这些银子有一半以上要落入私人的口袋,最终落到实处的,不到一半。这样一来,耗费就更加大了。
因为广修碉堡的方略,还导致明国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被投放在这里,以致九边的其他地方,防务都非常的空虚。鞑子越过长城南下,就是因为其他地段的明军防务,非常羸弱,有的地方甚至如同虚设,鞑子只需要轻轻一叩,就可以将大门打开。
同时,辽东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导致朝廷没有钱赈灾,结果造成了大量的难民,最终引发了陕西流寇。如果朝廷有钱赈灾,就不会有流民出现。如果朝廷有钱维持驿站的运转,李自成也不会下岗,最终加入流寇里面。
这些事情,不是独立的,全部都是相辅相成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因为辽东而成就个人的事业,可是对全国来说,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后世才会有人说,明军守住了锦州,却丢掉了全国。
张准放眼看着四周,看到的一切,都是和战争相关的物资,要么是火枪,要么是刀枪剑戟,要么是弓弩,要么是火炮。处身这里,就仿佛是处身后世的战场。后方的人,是永远都无法了解前线的。
“都督大人,请!”
黄得功大大咧咧的说道。
“黄总兵,请。”
张准点点头,同样做出请的手势。
忽然间,张准感觉到有些怪异,伸出去的手,慢慢的缩回来。原来,他听到了附近传来的骚乱的声音。这个声音来得有点突然,有点意外。显然,张准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
“怎么回事?”
黄得功也听到了,有点恼怒的说道。
“我去看看。”
唐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