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7章 坐办公室的日子,真清闲啊!(2 / 4)

加入书签

身上来了。只有自己亲自干,才放心啊!他可能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将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揽,自己做的未必就有别人好。自己做得不好,又偏偏要做,自然会让别人产生偏执狂的印象,对皇帝的形象是大大的损坏啊!

比如说,高弘图眼下全权负责的事情,就很重要。整个山东的政务,基本上都是高弘图在运筹帷幄。如果张准觉得高弘图干得不行,决心要自己接过来干的话,他能不能干得比高弘图还好暂且不说,高弘图会怎么想?

很显然,高弘图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你张准的重视。你张准什么都要自己干,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忙活了,我下次还白费这样的功夫做什么?既然都是老大要接手的,那就直接推给老大去做就好了。这样一来,张准想要不被累死,都不可能。

相信乔允升也是如此。乔允升正在修订虎贲军的新法律,这是系统的工程。要是张准觉得不放心,决定抢过来,亲自去干,恐怕同样要累死。而且,效果还没有乔允升做得好。要说到系统的法律知识,谁能比得过乔允升这样的专业人士?寒了乔允升的心不说,还搞垮了自己。

崇祯的累,纯粹是他自找的。内阁有六个大学士,足够处理一切的政务,他却偏偏要丢开内阁,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累死自己不说,效果还适得其反。想当年,万历皇帝有段时间,只有三个大学士,同样可以有效的维持国家的运转。倒是崇祯自己,十七年的时间,换了五十多个大学士,让人无所适从,最终搞垮了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崇祯不信任自己的臣子。明朝的所有皇帝,和大臣基本上都是对立的,双方绝对不可能和谐共处。内阁本来就是限制皇帝权力的,注定了内阁大臣,和皇帝之间,是要斗争的,是要对立的。但是,对立到崇祯这样的程度,还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内阁决定的事情,除了大事之外,皇帝基本上不会过问。但是,到了崇祯这里,内阁决定的一切事情,都要送给崇祯再次审批,简直就跟小学老师改作业似的。久而久之,内阁的积极性,自然是一点都没有了。反正都是老师说了算,我们还那么辛苦做什么?

从崇祯的身上吸取了教训,张准决定,以后自己坐办公室的时候,一定不要像崇祯这样,累死自己却得不到丝毫的好处。对于下面的人,还是古人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用了别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别人将主官能动性调动起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信任他们,就得承受一定的代价,就得做好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甚至,在出事以后,还得帮他们揩屁股。这一点,恰恰也是崇祯缺乏的。

虎贲军目前的很多高层,都是因为机遇而起来的,他们得到的锻炼机会,其实不多。他们的人生经历,准确来说,是不够丰富的。好像周一鸣、刘航、王铭宇、刘宝玉、侯山平、杨立仁等人,都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是二十八岁左右。军队的那一批营指挥使,就更加不用说了。海军的大部分舰长,同样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他们和老练的官吏比起来,最欠缺的就是经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有干劲,有冲劲,有憧憬,有想法,有血性,有点一箩筐,缺点同样不少。想要他们不犯错误,爵对不可能。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神。

就算是张准自己,不也犯过错误吗?在南京搞了一大堆的事情,结果马上惹来郑芝龙的进攻,要不是临时搞了两个浮动炮台,他说不定已经十分的狼狈了。后来在运河上挑衅皇太极,也是侥幸避过一劫。大概是皇太极也是昏了头,没想到火箭,又或者是火箭不容易搞,结果才没有将他烧成烤乳猪。如此种种,说明他张准也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

其实,就算是高弘图、张慎言和乔允升等有经验的老人,也不是每个领域都擅长的。有时候,他们同样会出现错误。既然持续错误,那就要出现损失。这些损失,到底是谁来负责?让他们自己负责吗?当然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成长的机会了。

在这里,张准又不能不想到崇祯。崇祯的为人处事方式,非常极端,恨爱之间,变换太快。换言之,就是根本不给人改变错误的机会。好像陈奇瑜,明明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在车箱峡犯了一次错误,上了李自成的当,结果马上就被崇祯给直接逮捕下狱了。

张准觉得,要是自己遇到车箱峡的事情,肯定不会像崇祯这样处理。肯定还会给陈奇瑜足够的时间,给他证明自己的能力。吃过一次亏的人,不可能轻易吃第二次亏。知耻而后勇,动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没有人怀疑。如果崇祯可以给陈奇瑜三年的时间,说不定,陕西流寇已经被剿灭了。

又好像卢象升,也是如此。卢象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崇祯要是给卢象升戴罪立功的机会,卢象升的才华,可能会更加展露无遗。可惜,崇祯根本不是这样的。无论你之前有多大的战功,只要你犯一次错,马上就被拉黑名单,然后关小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