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朝为田舍郎 第471节(1 / 3)

加入书签

张拯冷冷一哼,率先朝后院厢房里走去,张谢氏笑看了他一眼,跟上了张拯的脚步。

张怀玉故意落在后面,与顾青并肩而行。

顾青还没开口,张怀玉低声道:“稍后我父母会与你商量一点事,你莫以我为念,也莫看姻亲情分,就事论事,只辨利弊,明白吗?”

顾青一愣,还没说话,前面的二人已走进一间厢房内,顾青和张怀玉也只好跟上去。

坐进厢房,张怀玉点上一盏灯,然后跪坐在一旁不发一语,眼睛半阖仿佛睡着了。

张谢氏却一脸笑意地吩咐下人送来酒菜,并亲自为顾青斟满了一杯酒。

顾青看眼前这架势,似乎主事的人是这位卡粉的阿姨,不由更是一头雾水,搞得这么凝重又神秘,究竟有什么大事要商量?

待到下人退下,张怀玉关上房门,张谢氏才悠悠地道:“眼下你和怀玉还未成亲,我便仍称你为郡王殿下……”

顾青急忙道:“折煞晚辈了,姨娘叫我名字便可。”

“好,顾青,我们很快便是一家人了,今日便是一家人说自家话,不管有没有结果,今日说的话必不会传出去。”

“姨娘有话尽可直言。”

张谢氏盯着顾青的眼睛,缓缓道:“顾青,太极宫中太庙前有一鼎,你可有过问鼎重几何的心思?”

顾青微惊,神色如常道:“我想要权力,是为了更方便我以后为天下百姓做事,并无问鼎的心思。”

张谢氏颇为意外地道:“手握精锐之师,长安君臣皆在你掌握之中,你竟无问鼎的心思?”

顾青直视她的眼睛,坦然道:“没有。”

张谢氏叹了口气,道:“你想做汉时的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顾青避过不答,反问道:“姨娘究竟想说什么?”

张谢氏沉默片刻,道:“我出身陈郡谢氏,你可知道?”

“知道。”

“你麾下安西军虽说精锐,但毕竟兵威不可屈天下民心,我想问你,你需要世家的帮助吗?”

顾青眼中精光一闪,表情如常道:“世家?陈郡谢氏?”

张谢氏笑了:“不止谢氏,还有关陇,山东,南方等诸地世家宗族乡绅,自武后登位,大肆打压天下世家门阀以来,不可讳言,世家门阀已不如唐初之时,但世家的势力仍存,在民间仍有着非常强大的威望,而且由于近百年的打压,如今的世家已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

“贤侄欲得天下,必先得民心,欲得民心,必先得世家宗族,这个道理贤侄是否明白?”

顾青的心跳陡然加快。

抿了抿唇,顾青缓缓道:“是个好提议,但……我需要付出什么?”

张谢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道:“贤侄好灵性,跟聪明人说话果真很爽快,你只需要付出朝堂的一些利益,我们世家需要重新在朝堂上站稳脚,恢复百年前的风光,贤侄可愿答应?”

顾青目光一闪,道:“官职?爵位?省部台之要害?”

张谢氏笑道:“独木难成林,贤侄不也需要人帮衬吗?”

顾青叹了口气道:“姨娘的开价太高了,往下压一压吧。”

取舍妥协

如果能够搭上世家,无疑进入了一条快车道。

顾青很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更明白,其中的后患更大。若将来朝堂的重要位置被世家之人瓜分,朝堂的很多政令就无法推行下去。

出身世家的人,他眼里最重要的是家族利益,而不是天下百姓的利益,这也是当初高宗和武则天在位之时为何要拼命削除朝堂上世家势力的原因。

人浮于事,羽翼丰满,与天子之权分庭抗礼,作为天子,他们如何能忍?

于是高宗和武朝时期,两位帝王穷一生之力改革朝堂,削弱世家的影响,并大肆提倡科举,让寒门子弟代替朝堂上世家的位置,这些都是削除世家的举措。

到了李隆基的时代,朝廷终于勉强甩掉了包袱,渐渐将世家的影响从朝堂排挤出去,李隆基才得以大刀阔斧地明吏治,清朝堂,举仁政,开创出开元盛世。

一切都有因果,开元盛世不是凭空得来,高宗和武则天之时打下的国力基础是其一,削弱了世家对朝堂的影响力是其二,有了这两个重要的原因,开元盛世才能在史书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不可否认李隆基有他的出色之处,执政的前半段确实励精图治,但前人栽树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世家帮顾青固然是好事,但弊端也不少,尤其是张谢氏说得很直白,她需要世家重新在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

这个口子一开,将来顾青和继任者或许又要花上百年的时间慢慢削弱世家的势力。

也许在张谢氏的眼里,世家帮助顾青可以让他少奋斗二十年,但在顾青眼里,却会让他多花百年的时间。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笔亏本买卖。

“价太高了,我出不起。”顾青断然摇头,如果朝堂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