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假驸马真皇后 第131节(1 / 3)

加入书签

裴昭珩:“……”

……罢了。

裴昭珩勒马回缰,转目淡淡扫了承微和周羽飞一眼,那二人立刻心领神会,带着一干随从转头退了老远,顺道还拉上了不解其意,仍然杵在原地的征野。

见他们都退远了,裴昭珩才转头看着贺顾,低声道:“我知子环乘不惯车马,只是……”

“倘若你和孩子有个闪失,叫我往后如何自处?”

贺顾:“……”

??

钱知县很忧愁。

他如今也一把年纪了,好容易掏空家底才捐了个小官,当初也是想着尽管阳溪不过只是个小县城,可却独居昆穹山口,因地界太远的缘故,武灵府那边便是想管也鞭长莫及,一来一回路上就得耽搁好久,因此阳溪虽不算多么富庶,但在此处做个父母官也算是出人头地,比得那些虽在一府府台眼皮子底下露脸,却得谨小慎微、仰人鼻息的缺处舒服得多,再适合他养老不过了。

万没想到,眼看着他即将到了年纪,风风光光的回家致仕养老,北边却起了战事,阳溪明明在中原腹地,却也能因着这些倒霉的泥腿子受牵连,且还好死不死在三王爷途经此地时,让他给撞见了。

这位三王爷,他先前也早有耳闻,可京里那边传出来的却都是三王爷的好话,说他知书守礼、秉性随和云云,然而今日一见,钱知县才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想起方才被拽进驿站交代的事,钱知县便觉得嘴里发苦。

……这样多的灾民,阳溪这样的小地方,一时半会的,让他上哪去借那么多的粮,足够赈济灾民整整半个月的?

好吧,就算……就算之前阳溪粮仓里的,他略作挪用了一些……都怪那杀千刀的县丞,当初分明和他承诺过,此事旁人一定觉察不出什么,可怎么如今三王爷一到阳溪,都没瞧见粮仓情形一眼半眼,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私动府县存粮,这事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对旁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这节骨眼上倘若真的被三王爷揪住不放,捅到上面,别说回家告老荣养了,怕是得个善终都难,毕竟他可远不像那些科举出身的,在朝中关系层层叠叠,有人脉、有手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钱知县不得不担着干系了,尽管心不甘情不愿,却也不得不焦头烂额的依照三王爷的吩咐,安置起这些北地流窜至此的灾民来。

左不过实在撑不过,他便拿自己的家当进来先顶着吧……记在县衙的账上,回头等朝廷来了粮再还就是了。

然而事与愿违,钱知县想的挺美,灾民们却并不买账。

偏偏那能管事、镇得住这些刁民的三王爷,方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听人通秉了什么,原本还盯着他不依不饶的逼他布置粥场和灾民歇息的棚子,竟忽然就打住了,没头没脑给他要了副车马,又吩咐里头必须拿几层软垫子垫过,带着车马,扭头人就跑的没影了。

钱知县见他离去,心中本来还暗自松了口气,却没想到这些刁民因着前头衙卫驱逐他们出城的事,已然对阳溪县衙有了抵触心理,也并不信任他这个父母官,很不听话,竟还聚众闹事,说什么山中有匪,且人数不少,要阳溪县衙派人出去剿匪。

简直可笑!

阳溪也是中原腹地,又不是他们逃难前的宗山、关外,真有什么大股做乱、拥兵扰国的匪寇,武灵府府台大人岂会不知?朝廷岂会不管,放任自流?

危言耸听,信口胡诌,这些闹事的北地刁民,实在可恶。

然而打不能打、骂不能骂,赶也不能赶,否则倘一个不好叫三王爷看见,他头上这顶轻飘飘、却得来不易的乌纱帽,怕是就要不保了。

只是也不知那三王爷要了那样一副马车是去做什么了,王爷自己似乎并未乘车马……难不成是去接什么人么?

钱知县正焦头烂额,心中纳闷着那位忽然消失的三王爷去向,谁知说曹操曹操到,他心里刚念着,那边城北门便来了人传话,说是三王爷回来了。

他和灾民掰扯了一天,已然是烦不胜烦,闻言立刻就打算朝城北去迎三王爷,想要求他开开恩,宽许一二。

赈济十日的粮食让他两日之内借齐,否则就要拿他是问——

这对他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实在有些太苛责,左不过他亲自开口去求,送钱送物打点也好,低声下气求他也罢,左右只要这位年轻的小王爷肯放他老钱一条生路,让他怎么样都行,也便是了。

钱知县临走前,心中已然因着折腾有些恍惚,跟着他的师爷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叫住了钱知县,没让他立刻走人。

“怎么了?”钱知县问。

“堂尊大人莫怪小人多嘴,先前咱们处事不当,堂尊已然是惹了三王爷的眼,若再不谨慎些,回头更会开罪了他,他将事情往上闹去,届时堂尊今年的吏部考评定然落不着什么好,还怎么致仕荣养?”师爷答道。

“你说这些,本县都知道,但知道又有什么用,谁知道这位爷看着软和,内里却不好相与,是个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