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节(1 / 3)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尝试一直更新6千字的,但是没存稿加上上班忙,我又担心赶稿导致文章质量下降,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争取保4日6,有存稿了就多更点,今天就先更三千,我捋一下文。

然后我给大家发红包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对了,以后的更新我固定在23:30,星期天除外。

七月廿六是沈家往叶家过大礼的日子。

所谓的过大礼就是下聘, 一般上来说,聘礼需在成亲前一月或者半月送至哥儿(姑娘)家中,收到聘礼之后再择婚期, 但是沈叶两家着急, 又是说好了的不担心反悔,便调反了顺序,先挑吉日再下聘, 这也给了更多时间沈空青来准备。

过大礼这日, 沈家至少要请两位或四位女子亲戚伙同媒人, 带着聘金、礼金及聘礼去叶家。

挑担的人得是全福之人, 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本家的弟媳算不得数,李芳茹便从宗亲这边挑了四个嫂子帮忙挑担。

这日一早, 媒婆又再次领着人上门。

从沈家去叶家的那条道上隔几步就扎满了人, 全都是来瞧热闹的。

沈空青的聘礼备的多, 除却用木托盘装着的二十个、用红布盖一半露一半能瞧出是锞子外还有这几个月时间李芳茹找了好几家首饰铺才定下的各种款式的金镯六对与卷云纹或是缠枝花纹的金簪十根, 另外就是聘礼四担,全都是按照规矩给的双数。

关于首饰,若是姑娘一般备三金, 只是哥儿不同,陈朝虽流行簪花抹粉却也不兴佩戴耳环, 因此能选的首饰有限, 给哥儿的大多是镯子与簪子。

这份礼可让人看的眼热,尤其沈空青还自己牵了一头牛。

金银便也算了,家里条件好的舍得给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但还给牛就真是把大家馋哭, 要知道一般人家想买一头牛都难, 说到底还是沈家家大业大。

大家便猜是沈申姜在县城做生意挣到了钱, 去年才起了一座新房子今日就花重金给大儿子下聘。

外人自然不清楚这份聘礼花的全是沈空青自己的俸禄。

如若是一般士兵,一个月的俸禄就一两银子,比如杜远志,他把俸禄寄回家之后杜母和杜大哥花用了大部分所剩给他的就不多。

但沈空青做了少将军的随从后俸禄也涨了,一开始是一两五百文,后面是少将军自掏腰包补齐了二两给他,沈空青在少将军身边待了三年多,寄回家之后李芳茹悉数都给收起来一分没用自然就攒的多。

花着儿子的俸禄给他娶夫郎,沈申姜夫妇心中还有愧呢。

要知道女儿的嫁妆他们也给的厚,小儿子定亲的钱大都也是他们掏的。

算起来唯一给大儿子花的大概就是他房间新打的家具。

叶家今日也请了长辈坐镇,等众人一出现便笑脸相迎。

沈家这般重视他们叶家的哥儿,让他们也脸上有光。

进了叶家家门,挑来的担子在院里一字排开,媒婆掏了礼书出来,一条一条念聘礼上的东西。

除了显眼能看见的,比如二十个锞子、金首饰和牛之外,剩下的就是担子里的。

村民好奇的也是这里面的东西。

见沈空青跟他们备的是一样的大家心里才好受些。

看,沈家再有钱也跳不出这个圈子,不过就是表面看起来好些。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是沈君迁跟沈空青一番分析后,担心引起乡亲父老的意见才又循规循距的办了。

但不管如何,那三样就已经将所有人都甩在后头了。

至于酒楼的地契沈空青也说到做到一并给了叶天冬,只是没往礼书上加,私底下当着双方父母的面给的。

叶天冬不想收,但沈空青是为了让叶石英夫妇放心,就劝着他收了。

媒婆念了礼书,叶家也得有人核对,之后还有回礼,这些都是规矩,按照规矩走完就等着成亲的日子了。

而下聘之后没几日,沈空青就收到了沈零榆的家书。

他和宋晗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不日就到南山村。

沈空青知道他回来也高兴,特意把弟弟房间打扫干净,被套拆去洗、被褥拿出来晒,就等着弟弟回来。

八月初四,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大路拐入小路穿过石碑驶入南山村。

最终在沈家门前停下。

一会之后,车帘子被挑起,马车上下来一个儒雅俊秀的少年,他下了马车之后不急着进门,而是原地站着伸出手,扶另外一人下来。

这人相貌出众下眼尾还有一颗红痣,分明是个哥儿却做武夫打扮,若是此刻有县衙的人在,定认得出这就是县令的小公子宋晗。

宋晗搭着沈零榆的手下了马车,吩咐赶车的车夫:“你回去告知父亲,我先在南山村住一晚,明日你再来接我。”

车夫是他们年初那会进京赶考从家里带去的人,清楚他们的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