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9节(1 / 3)

加入书签

方翠翠这边,她邀请了三姐弟,连大叔一家、刘姐孙姐、丽丽小王还有研究生的同门和老师。

易晨亲戚更多些,还有不少同学队友。

男方女方来的人都不少,热热闹闹的没有半分遗憾。

7月,方翠翠从回龙区那个小房子出嫁,在亲友见证中与易晨定下终身,盟约白头。

婚礼后,他们直奔北欧,玩遍北欧各国。

8月回国,分发完国外带回来的伴手礼,方翠翠沉下心开始恢复学习状态。

大姐学了中式点心的技能培训课,为了练习手艺,周末有空就来借翠翠家的厨房,做出一笼笼包子,从奇形怪状到口感外形渐渐标准化,然后将做好的包子分给妹妹和弟弟。

翠翠会帮她上网搜索相关的制作技巧,教她调整、尝试,提升食物的口感。

自从大姐学点心,这家里的包子馒头松糕……各种点心再没断过。

点心课程夏季秋季各有一次报名,大姐全都去上了,一年学下来,手艺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年底的时候,她和大姐夫一起上门找翠翠商量,她的手艺开一个早餐店合不合适?主要是看见了小王的成功,她们夫妻虽然老实不会做生意,却难免心动。

方翠翠鼓励她试一试。

早餐店成本不高,大姐夫妻两个完全可以尝试一回,失败了也损失不大。

于是找店铺、装修、□□、采购……方翠翠和易晨帮大姐俩夫妻一起将店支撑了起来。

天路44

二姐见大姐有了自己的店铺,自己当老板,羡慕了。

她学的是西点,刚学没多久发现方翠翠和小王合开了一个蛋糕店,而且生意很好,于是学得更加起劲儿了。但是呢,怎么学,方翠翠怎么教她,她都做不出小王那样的口感。

方翠翠安慰了几回,鼓励她再找找别的机会,同时对这类就业课程随时关注着,有适合的课程就推送给他们。

二姐抛掉了最初对免费课程的犹疑,颇有当年翠翠那个拼命的架势,只要能报上名的课,她全都去上了,而且夫妻两个错开来学,一门都不浪费。

方涛则被安排去上电大,难度比自考低很多,但凡稍微看看书,花点心思准备考试,就能拿到文凭。

方翠翠把娘家的人安排得妥妥的,指挥得他们忙得团团转,又累又有干劲。

因为方爱民这些老家的人,易晨对方家的印象坏到了谷底,但看着这三姐弟奋斗劲儿,又慢慢回转回来,发现原来这一家子还是有共同点的,拼起来都一模一样。

大姐的早餐店稳定赚钱时,二姐自己找到了生意路子,二姐夫在技能课上学会了一些厨艺,她打算夫妻两个推个小车在工厂边上摆摊卖炒饭炒面等等吃食。

“你二姐夫厨艺比我好,我怎么学都做得不够好吃,你二姐夫上次从课堂上带回来的炒饭,都凉了一半,我觉得和小摊上卖的差不多。”

方翠翠觉得可行:“但是小摊一般都是非法经营,容易被城管抓或者赶,我没接触过这行,不知道利润怎么样。”

二姐比大姐胆子大得多:“先试试呗,不行再进厂子,工厂总会招人的,尤其过完年开工。”

小王听了方翠翠的话,在小镇买了一个落地房,二姐夫妻要辞职出来摆摊,没了宿舍,方翠翠就让他们在小王房子附近租房住,大家住得近也能照应。

二姐精明会算计,做生意比大姐更厉害,炒饭摊子一摆,发展速度非常快。

一开始只卖炒饭炒面,后来多了几个炒菜,再后来摆成了夜市夜宵摊,摊子铺大了,总是被城管撵,撤退很麻烦,经常会因为占道经营被罚款。二姐一咬牙,把所有积蓄投进去,在工厂边上开了一家小餐馆。

小餐馆面积小,但成本比摆摊高,菜品价格肯定要上浮,二姐夫炒菜手艺竞争不过别家,反而赚不了钱了。

方翠翠陪二姐在周边逛了一圈,尝了同类型的各家餐馆招牌菜,最后只能劝她放弃。

不开餐馆干什么呢?钱都投进去了,装修钱都没有回本。

这一回真的是几年辛苦,血本无归。

经济陷入困境,二姐和二姐夫感情也变得矛盾增多,争吵不断。

“麻辣烫?”易晨提了个建议,“我们学校边上麻辣烫生意很好啊,我看东西就是热水里烫一下嘛。”

方翠翠眼睛一亮,二姐拿不准主意。

方翠翠带她去试吃了各种档次各种风格的麻辣烫,吃了十来天,嘴角上火长泡才停下。

二姐终于有了信心,觉得可行。

这生意,在已有店铺和装修的情况下,成本比餐馆低很多!

但怎么做才好吃呢?四姐弟凑在一起,开始天天陪着二姐夫做麻辣烫,尝试各种调味料,平衡成本和口感。

这个时候,兄弟姐妹多的好处开始显现,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帮一个人,助力很多,困难化整为零,轻易就解决了。

二姐摆摊那年,方翠翠考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