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节(2 / 3)

加入书签

以及适用的药物等等。

因为这一段的配图其实不太好搞,她索性让这张图停留的时间久了点。这倒是方便了各朝代正在抄写的笔吏们和大夫们。一个个奋笔疾书,使出了平生最快的书写速度。

【卫是最浅表的,病毒这时候可能只停留在体表,肌肤之内,这时候的症状也比较轻微,大概也就是轻微发热这样的表面症状;而气呢,是第二层,这时候的病毒已经向体内开始入侵了,开始出现类似舌苔变黄,咳嗽有痰这样的症状;营呢,是第三层,“邪热内陷”,病毒已经成功的入侵到了体内,影响肺腑,开始全身都不舒服了,“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

【到了血,这第四层,基本上就是咱们说的重症了,可能一不小心还要进icu的那种。】

有病患忽觉不适。

一开始只是咳嗽的症状,本以为无事,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却觉得浑身发热,虚软无比。

到了第三天,已经神智昏迷。

叶天士诊脉之后,起身摇摇头:“温邪已入心包。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3家人恸哭出声。

【当然了,up主这里只是简单粗暴的做了一下科普,实际上叶天士提出来的四个阶段,结合各种症

状肯定没那么简单。他这个基本上就相当于“温病学说”的指导思想,在他之后的医生只要根据这个理论,就能辨认出病患的病情到了哪一个阶段,然后具体该用什么药。】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说是将中医治疗“外感病”的水平带入到了新的层次。】

【如果说张仲景是少林达摩,那叶天士就是武当张三丰。】

【在他之后,有一个叫吴瑭吴鞠通的医生,全面继承了叶天士的理论,创立了名方银翘散。现在我们经常用的中成药双黄连、蒲地蓝、连花清瘟等等,都是脱胎于银翘散!】

【可见温病学派后来的影响力。】

【温病学,可以说王履明是先行者,吴有性是创始人,而叶天士是真正的奠基人!】【他们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叶天士,名列华夏十大名医榜单,实至名归!】

【可惜的是,叶天士一生都忙碌在临床,没有写书。他流传下来的《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等,都是由他的徒弟和后人搜集他之前的口述以及病例整理出来的。】

【可谓是中医史上的一大遗憾。】

和叶天士完全不同,写下两百万字著作的李时珍摇了摇头,叹息道:的确是遗憾。他的徒弟们也都点头。

和叶天士有着极大关联的张仲景也道:“不仅是遗憾,而是损失!”

他自己是著过书的,知道有些东西自己写下来和自己口述然后旁人记录下来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他有的时候忙不过来也会让弟子执笔,但往往过后自己都要检查一遍做一些更改。

这样才能百分百的传递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一个用词的不同,往往所传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可惜呀可惜!

清朝,苏州。

叶天士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等于在仙画里回顾了自己的这一生,有骄傲,有惭愧,有欢乐也有惋惜。现在他决定不再留下遗憾。

“明天起,我下午不再出诊。”他对家人和弟子吩咐道,“我要亲自写书!”

将自己这些年的心得和体会写下来,遗泽后人。

就当大家都以为仙画就要就此结束后,又听到后世女子幽幽道:

【好了,十大名医榜就到此结束了,

现在来聊点别的。】

【我们现在说中医,好像默认它与西医对立。但其实不是的,中医本质上是华夏的传统医学,而按照这样的说法,西医其实应该是西方的传统医学。但西医现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发展成体系,还一直停留在巫医的阶段,就只会放血、灌肠、催吐三把斧,所以等到了现代医学飞速发展起来之后,就已经被完全取代了,消失在了历史里。】

1799年,美国。

六十多岁的乔治华盛顿躺在床上,等待着几位请过来的名医给自己制定治疗方案。先生们,华盛顿先生正在发热,你们的方案出来了吗?华盛顿的秘书带着压迫感问几位医生

其中一位清了清嗓子:“我建议灌肠。”

另一位道:“我建议催吐。”

最后一位道:“我建议涂最新出的外用药。”

秘书不悦的道:“克雷克博士,华盛顿先生之前涂了你的外用药,不仅没好,还长了水泡。”

三位医生:“那让我们再商量一下。”

片刻后,他们一致决定,给乔治华盛顿放血治疗。

第一次放血之后,华盛顿的状态很不好。

秘书私底下咨询克雷克博士,克雷克博士无奈的道:“放血、催吐、发疱、止痛,这就是现在治疗发热病人最好的办法。

秘书追问:如果没有用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