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2 / 3)
大家都在里面呆着吧。
狄思强待到第二天时,才发现事情大条了。
怕人家把他也当成走私同伙,便主动交代了问题。
民警问得挺细,把他的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眼镜销路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人家民警没去家里喊人,先往他家所在的辖区派出所打了电话。
听说这人竟然还是那一片有名的混子头头,民警同志就对他的说辞存疑了。
两个审讯的民警板着脸,高深莫测地让他回去好好回忆一下,还有什么没交代的。
直到狄思科带着学生处的老师找到派出所来,他都没交代出什么有用信息。
接待他们的老民警并不知道狄思科被人举报了,瞧见大学老师竟然会陪着学生来派出所捞人,不由对狄思强这个弟弟高看几分。
“同志,我二哥已经在派出所呆了三天了,请问他到底犯了什么事啊?”
“我们怀疑他制假售假,并有参与走私,贩卖走私商品嫌疑。”
“他近几个月一直留在城里,连京郊都没去过,有切实证据证明他走私了吗?”狄思科皱眉说,“他近半年的行踪,您可以跟我们辖区派出所和居委会求证。”
“据林双顺交代,狄思强曾答应帮他联系兄弟分销走私眼镜。我们去仓库收缴那些走私镜架时,他正带着人准备提货呢。”
“那他正在提的是走私镜架吗?”狄思科问。
有个年轻民警插话说:“他这次没提那批走私镜架,不代表之前也没有。”
这个案子越挖暴露出来的问题越多,林双顺不但涉嫌走私名牌眼镜,在他租赁的另一处仓库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名牌手表、皮包和化妆品。
但是他们对这种外国奢侈品没有研究,还得请工商的同志来帮忙鉴别一下。
要是确定这批货真是走私的水货,这可就爆出一个走私大案了。
以那些货品的数量来看,林双顺不可能是单打独斗的,北京这边必然有人接应。
通过排查,他们将嫌疑人圈定在了狄思强和林双顺的两个弟弟身上。
老民警也说:“仓库的库管员证实,他曾听到狄思强跟林双顺的谈话,狄思强答应会尽快租赁一间门面房,帮他将这批水货销售出去。”
狄思科打断道:“同志,我二哥之前只是有过跟林双顺合伙做生意的想法,但并没顺利合作。”
“上个月八号,林双顺来我家提过合伙的话题,我听说他那个眼镜片是在私人小作坊里加工的,就劝我二哥打消跟他合作的念头。劣质镜片对视力的损伤很大,我家虽不富裕,却不会赚这种昧良心的钱。我二哥当时也答应了。”
“你们兄弟间私下说的话,不能作为证词。”年轻民警摇头。
“那库管员是林双顺的人,他的话就能作为证词了?”
年轻民警耐心有限,摆手说:“我们有自己的办案流程,不会冤枉了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同志,您要是没有其他线索要提供,就先回去等消息吧。事情查清楚后,我们会马上放人的。”
狄思科向身后招招手,将等在门口的小六喊了过来。
“同志,这是我妹妹,自从我二哥开始去劲松进货,她都跟在我二哥身边负责记账。”
只是最近要开学了,狄思科让她复习外语,争取以后飞国际航线,所以这次她就留在家里学习,没跟着二哥一起进货。
狄思慧将她记账用的账本交给那个老民警。
“二哥每次进货,我都做了记录,上面有镜架款式、颜色、数量和批发价。”狄思慧在某一页的最底部点了点,“这后面有库管员的签名。”
老民警皱眉翻看那本账册。
按照这上面的记录,狄思强从八月份开始,从林双顺那里进过两次货。
每次拿货量都很大,款式有十几种,但都是单价比较低廉的便宜镜架。
这本账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而且也不排除,他家人听说狄思强被关押后,临时制作一本假账的可能。
狄思科等他看完了账本,才说:“要是林双顺那边有出库记录,您可以拿去对照一下。另外,不知我二哥录口供的时候,是否跟您提过,他只从林双顺这里拿镜架,镜片是从其他渠道购买的?”
老民警摇摇头,他们关注的重点一直在那批走私镜架上,这个倒是没提过。
“我二哥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他这人心软讲义气,否则也不会想着用分销眼镜的办法,为那些没工作的朋友找个营生了。”狄思科开始往二哥脸上贴金。
“他听说小作坊里生产的眼镜片不合格,全然不顾屈光率、折射度、化学稳定性能这些关键参数,就打消了从那村子里购买眼镜片的想法。另外找关系,联系到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国营眼镜厂。”
老民警问:“您说的眼镜厂叫什么名字?具体地址在哪儿?”
“那您得问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