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1 / 3)
“吵醒你了?”她小声打破沉默。
接着飞快地寻了个借口,“我来看看你睡着没有。”
“我睡着了。”他接过她的话,“刚刚醒的。”
“我知道。”她立即说。
顿了下,“不小心吵醒你了……抱歉。”
“没事。”他迟疑了下,“那我继续睡了?”
“你睡吧。”她的脸颊发烧,“那我也去睡了。”
此时此刻她还被他抱在怀里,但两人都避开了谈及这一点,各自假装无事发生。
他松开抱住她的双手,她从他的怀里钻出来,牵起裙角往对面的房间里走。他注视着她的背影,烛光落在她的发间,发梢被烫出微金的光,在低徊的风中轻轻地颤着。
随后,对门的灯火一跳,淡了下去。
隐约的光芒里,他望着对面的少女,轻声说:“多谢。”
渐渐的,他闭上眼睛,沉入无边的睡梦中。
许久,床上的少女翻过身,看向沉睡在绒毯里的人,低低地说:“不用谢。”
她低笑一下,“笨蛋谢康,我知道了,你也知道了。”
“可是你还没准备好告诉我。”她悄声道,“我可以再等一等,不过我的耐心很有限……”
她下令似的,“你最好快点。”
浪涛一声又一声,漫过烛光摇曳的地板,响在不尽的灯火之中。
-
船行半月有余,终于抵达淮西。
一路上船行极快,几乎不做停留。每经过一地,便有小船秘密赶来,将官府文书送到船上,内容涉及各地民政。
祝子安每日在案前批阅文书,姜葵在他对面的房里研读舆图,两人各自忙碌,只在用膳时对坐闲聊,偶尔在睡前讨论淮西局势。
船队停在淮州附近一座港口,船上水手吭哧忙碌着运货,仍旧伪装成布商模样。熙熙攘攘之中,祝子安与姜葵悄然下船,步入来往的人流里。
“应公羊先生所托,我们先去查匪乱之事。”祝子安道,“漕船私运货物一事,我让洛十一继续盯着,他带人去淮州城里查探。”
姜葵颔首,“我这些日子细细研读淮西舆图,再结合公羊先生近日来信,匪帮的据点极可能在距离此地不远的白石山上。”
她蹙眉思索,“公羊先生的漕帮势力多在水上,本与陆上的匪帮毫不相干,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可是近月来匪乱,与他做生意的商队经过这一带,竟会被无端劫掠,而他派去寻回货物的人手,也常无故失踪……这实在异常。江湖帮派划分地界以后,很少侵犯对方的势力范围。”
“我对淮西也不熟,以往从未听说此地有匪乱。”祝子安抵着下颌想了想,“先去白石山脚下看看。”
两人边谈边走,行至一个路口。祝子安喊住一位赶牛的老伯,用一小包碎银换了一架牛车和两个竹编斗笠。
两人各自戴上斗笠,轮流赶着牛车,往乡野的方向而去。
乡间小路曲曲折折,两侧稻田覆盖着积雪,车轮吱吱喳喳地轧过,带起的小风卷起细雪纷飞,飘飘如盐,在明朗的天光里起落。
“好安静。”板车上的少女仰望着蔚蓝天空,“这一带根本不像有山匪作乱。”
车座上的年轻公子执着撇绳赶车,“路上找人问问。”
稻田不远处,立着成排的草垛,一团又一团铺满新雪。几个小童子在草垛下堆雪人,一面把掌中的厚雪揉成球,一面咿咿呀呀地唱歌,嗓音清脆稚嫩。
牛车停在草垛前,年轻公子从车座上徐徐下来,摘了斗笠,弯身递出一把糖籽,送到几个小童子的手里。
小童子们立即欢天喜地,眉开眼笑,“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祝子安含笑看他们吃了一会儿糖籽,旋即温文有礼地询问:“敢问几位小童子,附近一带可有山匪经过?”
此言一出,几个小童子的脸色倏地变了。他们一下跳了起来,把手里糖籽“哗”地扔了,一面往屋里跑,一面连连喊,“没听过,没见过!”
这间草屋原本开着门,屋里做缝纫活的老妇人听见对话,面色一冷,起身把门窗“砰砰”关上,屋里霎时没了动静。
祝子安与姜葵对视一眼,各自微微蹙眉。
两人继续往白石山的方向走,一路上但凡问到山匪,无论放牛的牧童,还是田里的老伯,都连连摇头答“没见过”,紧接着望向他们的眼神变得警惕而充满敌意。
祝子安叹了口气,“得换个思路。”
他压低了斗笠,回头笑道:“少侠,看来你要再做一回山匪了。”
牛车行至山脚下的白石镇,停在一棵乌桕树下。镇口坐落着一家不大的酒肆,门口一张彩幡招展,门里飘出又浓又烈的酒香。
来这家酒肆的大半都是江湖人士,身边搁着各式兵刃,人人眉飞色舞、高谈阔论、拍得木桌子隆隆作响。小厮们来回奔忙,上酒上菜,酒坛子咣当撞成一片。
“吱呀”一声,木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