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节(2 / 3)

加入书签

了看柳氏,又看看聂梅,问,“你们觉得咋样,也都说说?”

“云朵和大郎的担心有道理。那方二郎也还算不错。”柳氏想了下没有说出来。

这样的话也和没有说一样。

孙莹儿依旧坐在自己屋里做着针线,不喊她,她也不参与。

“我再想想。”甘氏也实在拿不定主意,她过年的时候也去过聂媒婆家,聂媒婆虽然也同意了,但却没有动静,她就知道聂媒婆不想再出啥不好的,她尤其在乎说媒成不成,好不好。

今儿个是轮到三房的做饭,柳氏让张氏帮忙看着聂娇,叫甘氏给她帮忙看着火,她炒菜。

甘氏知道三儿媳妇向来稳妥,想了下,没让聂梅帮忙,“你穿着新衣裳,就别往厨屋里钻了。”

聂梅有些忐忑的回了屋。

摘菜的时候,柳氏小声跟甘氏道,“也不是我觉得咱们家不过好,那方家境况看着确实要比咱们家好,他们家结亲也结的热络,大郎和云朵都是有见识的人,又要在村里办大作坊,他们可能是担心,那方家跟咱们结亲有啥别的想法,以后聂梅嫁过去,他们不是真心待聂梅。”

甘氏脸色微变,这也是她担心的地方,“那要不再相看相看?就怕人家说咱们挑剔,挑来挑去,倒是没有好的了。”

柳氏想到聂大郎看那方二郎的眼神,就笑道,“娘!咱们家现在日子过的也算不错,再说有大郎和云朵撑着,大郎又念着书,他们是聂梅的大哥大嫂,咱就算挑一下有啥?”

说到底,甘氏还是有些底气上不去,实在是家里闹出了不少事儿,都快成笑话了。看着挣了些钱,但却远远称不上富足。

最后甘氏还是决定再看一下,晚饭没吃完,她就拿着馍馍,出了门,找聂媒婆。

聂梅先问了方家二郎的事儿,甘氏就把聂大郎说的话说了,“找个老实稳妥点的。”

聂媒婆是最了解结亲这里面的道道,听她一说就明白过来,本来她不想再管老聂家的亲事,村里也不止她一个媒婆。但想到聂大郎和云朵提出来的意思,她想了下,就道,“要说老实稳妥的,我这手里还真有一个,你要是想看看,我明儿个把那男娃给你叫你来瞧瞧。”

甘氏忙问,“哪的人?小子人品咋样?”

聂媒婆就介绍,“花石沟过去的小顾寨村,家里四个兄弟,他老大,今年十七,家境不太好,这小子人倒是稳妥持重的很,也跟他爷爷学了手艺,会编筐子篮子簸箕簸箩。长的四方脸,两个眼睛不小,双眼皮儿,就是有点黑。”

“黑不是毛病。咱庄稼人天天地里忙活,哪有多少不黑的。他爹娘咋样?”甘氏点点头,问。

“他爹也是老实人,他娘有点坡脚,很和善的人。”聂媒婆实话实说。

甘氏想了想,“那就麻烦你了,明儿个见见看男娃儿咋样。要是男娃好,日子总能过出来的。”

聂媒婆应着声,“是啊!这结亲挑合适了,以后就过得舒心!”

次一天,聂媒婆就跑了一趟小顾寨村,特意叫了聂三郎帮忙赶牛车带着她去的,让他先好好看看顾家的家里境况,又领着顾大郎过来。

没有往聂家老宅领,直接领到她自己家。

顾大郎长着四方脸,一脸古铜色,两个大眼双眼皮儿,有些局促的笑,一看就是实诚老实的人。

甘氏听聂三郎说了他家里的境况,“四间堂屋,也是土坯房,顶上盖的瓦。他爹娘我也见了,看着是挺和善的。底下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铺了好多活儿,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编筐子簸箩,等月底赶庙会卖呢!”

见了顾大郎,张氏倒是还算满意这男娃儿,只是不提他家境,底下还有四个弟妹,以后就还有几宗子事儿,聂梅嫁过去就是长嫂,又不能分家出去,要操持的太多了。

甘氏让聂兰叫了聂大郎过来。

聂大郎过来看了下,跟顾大郎问了些话,“除了编筐子簸箕,你还想过别的没?”

顾大郎知道他是相看的人的大哥,见他气势淡定,神色清淡,话却说的温和,让他觉得比面对对方爹娘奶奶还要紧张些,有些结巴道,“编的…有…大的小的,我也正想着…编些花样,编的更结实点。”

聂大郎点头,“筐子篮子倒是有很多种,你能想到编别的花样,路子就宽了不少。”

顾大郎不好意思的笑,“我想的也是能多挣钱些钱给家里。”他是老大,底下还有弟弟妹妹,所以要担负多些责任。

聂大郎看向甘氏和张氏。

甘氏又说了几句,招呼了一声,就和张氏几个陆续出去。他们得回去商量一下。

聂媒婆看天快晌午了,就干脆留了顾大郎吃饭,也好等信儿,聂家要是有意,也好回家商量看。

聂大郎也一块去了老宅。

聂梅不知道啥情况,正在厨屋里摘菜洗菜,准备做饭,看几个人都回来,神色忐忑的往外看。

甘氏坐下,看看几人的神色,“你们也都看了,觉的咋样?要是行,方家那边就得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