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4漫长的悸动(2 / 3)

加入书签

宽大,黑沉沉地坠下来,挡住了大半视线,林念懒得掀起来,由着它去了。

腰间环着一只手,被他带着走,也不用看路,林念垂眼盯着手里这本书。

翻开才发现,是本相册。

他的照片应该挺难找的,毕竟本人不喜欢拍照,只能从旁人的镜头中窥得一二。

洛杉矶那几年在学商科,不过看得出来,也不怎么用功,学校里的照片仅限于大型活动时,人群中有些模糊的侧脸。

但是很奇妙,就算是毕业典礼这种闲杂人众多的大合照,他也像自带气场,偶尔抬眼瞥向镜头,就成为让人移不开眼的焦点。

臂弯里松松半揽着头盔,在西海岸公路上疾驰的模样;宴会上西装革履,深色领带系得规整,松松端着酒杯倚在台边,诸如此类。

林念一页一页地翻过,从这本他花时间搜寻来的相册中,填补了她记忆中关于这六年的空白。

她知道他在洛杉矶搬过两次家,知道是他是班里唯一一个华人,知道他的公寓长什么样,知道他在阳台养了两株绿箩,总因为忘记浇水而枯死。

还有崭新而明亮的电视机,每每打开,总是停留在电影频道。

好像曾有人在深夜坐在沙发前,隔着十二个小时的时差,通宵看完三四部夜场电影,只是为了某一部其中,戏份不重的某一个人。

怎么会不遗憾呢。

整整六年的光阴,阴差阳错地从他们之间擦肩而过。

东半球与西半球,欧亚大陆与美洲,白天与黑夜,晨昏线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在中间做分割。

他们像两条永不相交的线,没有哪怕一分钟的交集。

林念一直都遗憾的。

但她从未表达过。

因为自己的选择,一手造就了今天的局面,尽管她想不出更好的方式,但也没理由后悔。

她一向不允许自己后悔。

——但是江淮都知道。

她因为藏在骄傲下的敏感和拧巴,不愿意低头,那他就带她看好了。

他又不是什么机密人物,各种比赛和宴会的照片比比皆是,只是拍公寓花了点时间。

那房子见过他太多本不该有的脆弱时刻,毕业那年就卖了,因为这次突发奇想,只能从陈年的记录里翻到买家的联系方式,两倍价格买了回来。

从江城飞到洛杉矶,两天来回,疲倦不堪,却还强打起精神去布置这里。

林念手里相册翻到最后一页时,江淮也带着她停在门口。

江城发展向南拓,房地产、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南边,连带着江河南岸水涨船高,寸土寸金,大有超越市中心的意思。

江淮垂着眼,长指顺着纤细的小臂往下滑,在凸起的腕骨处摩挲两下,覆上她的手背,肌肤相贴,严丝合缝,带着温度的熨贴。

他握住她的手,细白的拇指指腹抵上指纹锁。

“滴”一声,锁开了。

“进去看看?”江淮低声在她耳边说。

林念眨了眨眼,把眼底因为相册而升起的雾气眨散,怕开口会泄露浓重的鼻音而没有说话,缓慢地迈步进去。

江城南边的大平层,最顶楼,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窥见江对面的辉煌灯火,也可以看清南坪中学那个小小的天台。

玄关、吧台、客厅,开放式厨房,室内装潢简约大气,又不失生活气,处处可见主人的用心。

他在这方面审美一直很好,从当年奢侈地重新布置出租屋就可以看出来,然而最让林念错愕的,是这房子的布局。

入口是玄关,客厅方正,厨房靠右,阳台露天,随着走廊延伸进去,是卧室与卫生间。

……和筒子楼的布局一模一样。

连家具的摆放,都基本一致,活脱脱一个高配版复刻。

林念顿了好半晌,站在客厅的灯光下,回头看他。

一片寂静里,她听见他拖着尾音,轻声道:“拆迁文件没拦下来。”

“章都盖了,公告也发了,那家公司不愿意转手,实在没办法。”

江淮只字不提他这周为这件事跑了多少个饭局,只是漫不经心地扬起下巴,惯常冷淡散漫的眉眼里松弛下来。

“后来我想了一下,当红女明星,金马奖新人,百年一遇的东方骨相大美女,”他穿过长廊,站到原本该是林念房间的那间房门前。

“住在那种房子里,好像也不大好。”

“为什么不好?”林念没管他用来哄她的一长串title,固执地红了眼睛,像是在奋力挽留什么和他仅存的回忆。

“我喜欢那里。”

那是她最最喜欢的地方。

这么多年,唯一一处潜意识里,能称为家的地方。

他们已经缺席了彼此生命中的六年,她不想再失去那个燥热的夏天。

江淮瞳孔漆黑,盯了她一会儿,那点戏谑散了,妥协似的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