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节(4 / 5)

加入书签

量力的汉人!

也不看看两者之间相距三十余丈,加上河岸的距离,怕是有四十丈远,任是何等弓箭到自己面前也不过是强驽之末罢了。有个古语叫做“一射之地”,意思就是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最远也不过一百五十步,自己站的地方早已超出了寻常弓箭的射程。

这些官兵的手法绵软无力,即便是弓~弩手也只能采取吊射的方式,光是徒手就能接住他们发射的箭矢。要不是先前手下们太过大意轻敌,又是在轻飘飘的舢板上无处着力,要不然怎么会尽数殒命在河边!

这个年轻兵士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哪里需要自己严阵已待?看来真是有些老了,胆子也越发小了。虽然是如此想,辛利小五郎还是后退了几步。忽然想到这般露怯地举动怎是自己的风格,胆气一壮复又跨前一步当风而立。

远远端肃站立的傅百善嘴角也是一哂,用广州话轻骂了一声“作死!”

话语轻落,手中的黑漆鲨鱼皮桑木弰雀桦硬弓几乎被拉成了满月,一支闪烁着寒芒的黑雕翎桦木杆凿子长箭几乎是笔直的射向对岸。

“噗哧!”

当箭矢戮入肉体的声音响在耳边时,辛利小五郎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有人能够在相距四十丈的地方直接射中自己,这是怎样的一份膂力?自己在东南沿海侵淫这么多年,为什么从未听说过此人的名字?要是在本土故园,这样的人必定名声大噪,定会被王侯引为座上宾,封为食禄五千石的足轻大将!

胸口猛地传来阵阵钝痛,那是箭尖划破内脏时造成了巨大的创处。

辛利小五郎眼前一阵发黑,明明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可是周身却感到刺骨的冰寒。先前臆想的那些金银赏赐,美貌待女都飞速地远离,留在他脑海中最后的映像竟然是伊贺乡下,老母亲在灶前亲手熬制的一碗加了海带和鱼干的味噌汤。

73 内奸

今日难得的是一个极好的晴天, 冬阳在遥远的天际挂着,倒是将刮骨的寒意驱散不少。浓黑近墨的河水缓缓地冲击着岸边, 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带起一层又一层的迤逦浪花。

河对岸的辛利小五郎倒栽葱一样倒在砂地上气绝身亡时, 满是官兵的堤岸上静寂了几息。片刻之后才响起了惊天动地欢呼声,半脸血污的谢素卿喃喃叹道, “真是神乎其技!”

谁能想到, 相隔这么远的距离, 一个女子之身一箭就干脆利落地将敌寇射杀,简直就是传说当中的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项上人头的真实写照。这份眼力,这份膂力, 要何等精准才能有这般效果。

方知节更是一脸的敬服,他几乎是祟拜地望着眼前年轻的女郎。他站在侧面看得清楚,傅百善那箭射出去后几呈一条直线, 就象是弓~弩近距离射出去的箭一样。而寻常兵士为求远距离命中目标,那箭矢的轨迹几乎是个半弧形。

挤开几个好奇的小兵,方知节使劲在衣服上搓干净手后,小心至极地摸了摸那长弓, 竟是军中号称弓中之王的黑漆鲨鱼皮桑木弰雀桦铁胎硬弓。其力有一百五十斤, 阔背坚厚制作复杂。先以一条榆木弓胎粘两条牛角,两条牛角之间再粘一小块鹿角,其外再粘媛木皮而成。

弓梢是以桑木为质, 长六寸三分, 并配镶牛角的梢头, 其上刻一凹槽以挂弦用。弦垫是以一方型的鹿角制成,弓弦是用蚕丝二十余根作骨,外用丝线横缠,分三节隔七寸许空一二分不缠,以便不张弦时折叠收藏。

黑雕翎桦木杆凿子长箭也颇费工夫,其箭簇分四尖,七寸五分长,重六钱,杀伤力颇大。杨木箭杆长为三尺二寸,直径六分。经过打磨细做后上围圆一寸二分,中围圆一寸四分,下围圆一寸。

这种箭在军中还有个俗称叫掏档子炸扣箭,特点是中间粗两端细。这种粗细的变化很细小,所以箭杆粗细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呈流线形渐变的,通常观察不到,仅凭轻抚体会才能觉察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箭速可以达到最稳最快。

方知节兴奋得几乎是双眼冒星光,“没想到咱们魏指挥使竟将他的镇库之宝给了你,我还是第一年到青州左卫时见过一眼,大人小气得很,摸都不让我摸一下!”

魏琪搂着傅百善的肩膀,气定神闲地站在边上看军士们收拾残局,闻言一巴掌拍开他的头,呵骂道:“我爹就是把这把神弓给你,你拉得开弓射得了箭吗?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有人竟然真的使得了这弓,还拿来立了头功!可惜没听说有女人当百户的,要不然将你的百户一职给傅师妹得了!”

方知节一副悻悻然的表情,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然大笑,场中凄迷的气氛终于有所缓和。

这场持续一日一夜的战事可以说得上是惨烈至极。经过清点,羊角泮的兵士伤亡大半,兵寨到处都是鲜血淋漓脏污不堪。有几人的面目模糊,靠了相熟之人的辨认,才将其尸首勉强拼凑齐全,怎是一个“惨”字能形容!

裴青作为此处职位最高的人,安排人员清扫战场,掩埋尸体记录功过,还要派人往大嵩卫禀报事由。方、谢二人这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