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制造1980 第99节(1 / 3)

加入书签

左康健感叹一声:“他们可真爱鞠躬啊。”

孟爱华小声回答:“这是对我们尊敬。是何总刚刚的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并不是瞎来的,所以才有这样的态度。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这么工整的鞠躬的。”

也是,想想井田吧。想想刚刚那个山田和清水两个人嘀嘀咕咕吧。

大家心里自然一边是对何熙的敬佩,另一边则是升起了一种要强大起来的迫切感。

否则你看,纵然两家是平等合作,明面上都好说,可私底下,人家也不够尊重你。公司与公司都如此,国家与国家呢?

等着介绍完毕了,就该进行下一项,原本这是佐藤雅住规划的事情,可此时却被何熙反客为主了:“开机运行我建议是三天时间,这样有利于拆卸工人对机器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如我们趁机将设备的资料交接一下?”

这点上佐藤雅住并不赞同,他直接说道:“这些机器都是提前整修好的,完全没有问题。我认为检测结束后就可以开始了,三天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要知道,你们设置的工期一共只有50天,已经很短了。”

何熙却坚持:“我知道,但是夏国有句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运转机器并不仅仅是观察机器是否运行良好有问题,而是观察机器的特点。有些东西开机时间短并不能看出来,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贸然拆卸,很容易造成精度偏差。”

“希望您能理解。”

佐藤雅住自然知道何熙说的有道理,但是,这是拆,而不是生产,需要摸透机器的秉性,他觉得这一步完全可以放在机器运回夏国安装结束后进行。

由生产工人来做,更合适。

但现在,想到山中寿喜的叮嘱,何熙既然愿意,时间也并不是很长,他就没再坚持:“好吧。那么,我们交接一下资料。”

何熙点头:“我这里有一张问题清单,已经翻译好,请您看一下。”

孟爱华一听,立刻将早就复印好的文件拿了出来,双手递给了佐藤雅住,佐藤雅住双手接过后看了一眼,抬头又诧异地看了何熙一眼。

实在是,她怎么就能考虑的这么周全?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夏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认知。

要知道,中村特助回来后,对夏国的制造业非常不看好:“设备落后,环境脏乱差,人员没有系统培训,管理人员素质堪忧,居然连专利都敢偷窃。”

但现在完全不是这一回事。

这上面列了整整九个问题,桩桩件件切中要害。

他定了定心神,直接说道:“这些问题我一一回答,需要进行查验和交接的,我方和贵方各派人手合作进行,您看可以吗?”

何熙点头:“可以的。”

随后佐藤雅住就开始一问一答:“这套生产线的制造时间是1970年,由啤酒国莫瑞公司制造。经过了两次技术改革,由我方自行改造。”

“改造时间,改造内容,改造前后图纸等都有存档,木村,你来负责这一块。”

何熙很快也派出一人:“张天霞负责这一块。”

这是她从京城招来的技术员。

佐藤雅住接着往后说,后面的问题包括很多,备件备品库存清点,技术资料操作手册图纸清点,等等。

人一批批派出去,最后只剩下了何熙和佐藤雅住。

佐藤雅住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他看了一下空荡荡的办公室,终于露出了轻松的模样,想来这小两个月时间,会是很顺心的合作。

他居然还笑着跟何熙主动说:“何总,不如我们下去看看这个车间吧。我来给您做详细的介绍。”

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何熙立刻应了。

佐藤雅住作为技术科科长,显然对这条发动机生产线很了解,何熙跟着他一路走过去,他便从这条发动机生产线立项开始讲解,将历史讲给何熙听。

还好,何熙的外文也不错,两个人可以直接沟通。

“这是我们的连杆生产线,一共75米长,需要35名工人。包括设备共计25台套,有自动立式铣床、自动卧式拉床……”不过说着,他就被旁边忙碌的夏国工人吸引了。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红色封皮的本子,六个人每个人负责一段生产线,正在观察机器进行记录。

时不时隔着十几条生产线,还有交流。

不过他不懂夏国语言,所以不知道在说什么。只知道说完后,几个人就会过来,围在一起,商量一些什么。

他疑惑地问何熙:“他们在做什么?”

何熙笑着说:“对我们开始的拆卸方案进行现场讨论调整。”

佐藤雅住好奇地过去看看,不过很快放弃了,因为对方都在本子上写的跟狂草一样,压根看不懂,他只能说一句:“我很期待你们的拆卸方案。”

但这个,要三天之后才能拿出,所以暂时是看不到的。

佐藤雅住只觉得自己真有点好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